-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承欢(chéng huān)的意思:承担着欢乐、喜悦的责任或使命。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法子(fǎ zǐ)的意思:法子指的是解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或手段。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回部(huí bù)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金秋(jīn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美丽、丰收的季节。
旌旆(jīng pèi)的意思:旌旆是指旗帜和旌旗,泛指旗帜飘扬的场景。
孔昭(kǒng zhāo)的意思:指才智出众、聪明过人。
来朝(lái cháo)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显贵亲临朝廷,表示君主的威严和权力。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秋举(qiū jǔ)的意思:指在秋天举行的活动或举办的事情。
绳武(shéng wǔ)的意思:指人们在绳索上练习武艺,比喻刻苦自励,勤奋修行。
岁金(suì jīn)的意思:岁月流逝,时间如金。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兴安(xīng ān)的意思:安定、平安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乾隆皇帝在秋季举行木兰行围(即狩猎)活动的情景,展现了皇家的壮观场面和尊贵礼仪。
首句“每岁金秋举狝苗”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季是狩猎的最佳时节,狝苗即指狩猎活动。接着“悠悠旌旆马萧萧”描绘了旌旗飘扬、马蹄声声的宏大场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
“承欢内外都无间”表达了皇帝与宫廷内外人员和谐相处、共享欢乐的场景。“绳武觐扬亦孔昭”则赞美了皇帝继承先祖的美德,其行为光明正大,令人敬仰。
“示法子孙从启跸”表明皇帝不仅亲自参与狩猎,还以此为榜样教育子孙后代。“随围宾客扈来朝”描述了众多宾客跟随皇帝一同出行,体现了皇家的威仪与包容。
最后,“新携回部鹘师赤,高处兴安试放雕”则展示了皇帝狩猎时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的尊重。回部鹘师赤可能指的是来自回部的猎手,他们与皇帝一起狩猎;“高处兴安试放雕”则形象地描绘了在兴安岭的高处放飞雕鹰,进行狩猎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皇家木兰行围的盛况,展现了皇家的威严、礼仪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