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彼荷蓑子,穷年愧其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笔(bǎ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信。
耕耘(gēng yún)的意思:指农民进行耕作和播种的劳动。比喻辛勤努力地工作或经营。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墨场(mò chǎng)的意思:指文人、书法家或画家的工作场所,也比喻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为文(wéi wén)的意思:以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
喧啾(xuān ji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云云(yún yún)的意思:表示列举或者等等的意思。
翰墨场(hàn mò chǎ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也指文化交流的场所。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所作的《连雨杂书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连绵不断的雨水为背景,抒发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首句“昔慕栗里翁,颇复志耕耘”,诗人追忆往昔,羡慕古代隐士栗里翁,不仅心怀耕读之志,更渴望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里巧妙地将自己与古代隐士相比较,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着,“偶入翰墨场,把笔学为文”两句,诗人自述偶然涉足文人雅士的圈子,开始尝试写作。这不仅是对自己生活轨迹的一次转折,也反映了文人对于知识与艺术追求的普遍性。
“偃蹇独何成,喧啾浪云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现状的反思。偃蹇,意为困顿、不得志;喧啾,形容热闹、嘈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揭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文坛上的努力与成就似乎与内心追求的隐逸生活背道而驰,感到一种虚幻与空洞。
最后,“念彼荷蓑子,穷年愧其勤”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夫,尤其是穿着蓑衣的农夫,他们一年到头辛勤耕耘,不辞辛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农夫们默默付出的敬佩与自省,意识到自己在文人世界中的忙碌与追求,或许并未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反而可能远离了最初的初心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隐士的生活与现代文人的境遇,以及对农夫辛勤劳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章冠之长芦壁间韵
征帆来去方旁午,触我扁舟维荻浦。
疏林隐约响钟鱼,一苇可航参佛祖。
西风留客意如勤,永日闲消一炷薰。
诘朝霜重风力软,千里翠縠并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