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连雨杂书五首·其二》
《连雨杂书五首·其二》全文
元 / 黄溍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昔慕栗里翁,颇复志耕耘

偶入翰墨场,把笔为文

偃蹇独何成,喧啾云云

念彼荷蓑子,穷年愧其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把笔(bǎ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信。

耕耘(gēng yún)的意思:指农民进行耕作和播种的劳动。比喻辛勤努力地工作或经营。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墨场(mò chǎng)的意思:指文人、书法家或画家的工作场所,也比喻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为文(wéi wén)的意思:以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

喧啾(xuān ji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云云(yún yún)的意思:表示列举或者等等的意思。

翰墨场(hàn mò chǎ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也指文化交流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所作的《连雨杂书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连绵不断的雨水为背景,抒发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首句“昔慕栗里翁,颇复志耕耘”,诗人追忆往昔,羡慕古代隐士栗里翁,不仅心怀耕读之志,更渴望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里巧妙地将自己与古代隐士相比较,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着,“偶入翰墨场,把笔学为文”两句,诗人自述偶然涉足文人雅士的圈子,开始尝试写作。这不仅是对自己生活轨迹的一次转折,也反映了文人对于知识与艺术追求的普遍性。

“偃蹇独何成,喧啾浪云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现状的反思。偃蹇,意为困顿、不得志;喧啾,形容热闹、嘈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揭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文坛上的努力与成就似乎与内心追求的隐逸生活背道而驰,感到一种虚幻与空洞。

最后,“念彼荷蓑子,穷年愧其勤”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夫,尤其是穿着蓑衣的农夫,他们一年到头辛勤耕耘,不辞辛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农夫们默默付出的敬佩与自省,意识到自己在文人世界中的忙碌与追求,或许并未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反而可能远离了最初的初心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隐士的生活与现代文人的境遇,以及对农夫辛勤劳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黄溍

黄溍
朝代:元   字:晋卿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生辰: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猜你喜欢

奉和章冠之长芦壁间韵

征帆来去方旁午,触我扁舟维荻浦。

疏林隐约响钟鱼,一苇可航参佛祖。

西风留客意如勤,永日闲消一炷薰。

诘朝霜重风力软,千里翠縠并刀分。

(0)

幽居

不作无舆叹,幽居体自胖。

能贫蔬食足,投老敝裘安。

浊酒融春意,青灯话岁寒。

外头无限事,忙杀不相干。

(0)

大孤

大孤溶溶决眼青,小孤江色春冥冥。

隔江淮壖几千里,枯荻萧椮朔风起。

佳人何在遥相望,我无羽翼从君翔。

为君暗整真珠裳,绿蘅翠芷参差香。

(0)

句·其三

来日泥香催燕子,归时桑老趁蚕收。

(0)

谒金门·其五

春不尽。处处与情相趁。谁道刘郎家恁近。

一年花不问。双剪画罗春胜。今夜月圆如镜。

怎得酒阑心易定。试将金液镇。

(0)

霜天晓角

空山木落。月淡阑干角。

相与羊裘披上,方知道、宦情薄。老来须自觉。

酒尊行处乐。疑到碧湾无路,滩声小、橹声薄。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