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不苦(bù kǔ)的意思:不感到苦痛或困难。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密云(mì yún)的意思:指云雾密布的景象,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群聚集在一起。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曲池(qǔ chí)的意思:指人的心思隐秘、不容易被察觉。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踏踏(tā tà)的意思:指踏实、踏实地做事,不急不躁,不浮躁。
条缕(tiáo lǚ)的意思:指事物的纷乱、杂乱。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与友人在北城临水诸寺游玩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
首句“一曲池台半畹花”,以“一曲”形容池塘的曲折之美,以“半畹花”描绘池边花朵盛开的景象,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接着,“远山如髻隔层纱”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的山比作女子的发髻,被一层轻纱遮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朦胧美。
“南人作客多亲水,北地无春不苦沙”两句对比鲜明,反映了南方与北方在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南方人习惯亲近水边,而北方春天则常伴随着苦涩的沙尘。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地域特色,也蕴含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与感慨。
“熟马惯行溪柳路,山僧解点密云茶”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驯马熟悉于溪边柳树间的小径上行走,山中的僧侣懂得如何泡制浓郁的云雾茶。这两句通过动物与人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满川澄月千条缕,踏踏苍波过几家”以月光洒满河面,波光粼粼,给人以宁静与安详的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水面上月光与波纹交织的美丽景象,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