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土同藉根,松槿漫争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牛(biān niú)的意思:用鞭子抽打牛,比喻强迫别人做事或施加压力。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君相(jūn xiāng)的意思:指君主和重臣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和重臣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依托的关系。
马走(mǎ zǒu)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速度快。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牛马(niú mǎ)的意思:指牛和马,代表勤劳和辛勤努力的精神。
若木(ruò mù)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如大树一般茁壮成长。
通究(tōng jiū)的意思:通达而深入地研究一件事情或问题。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形(wú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形状或外表,但存在实质或影响力。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相爱(xiāng ài)的意思:相互爱慕,彼此深情相爱
有若(yǒu ruò)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相似的特点或状态。
赠予(zèng yǔ)的意思:赠送、给予礼物或财物
牛马走(niú mǎ zǒu)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奔驰、行动迅速,比喻非常忙碌或快速前进。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答孔比部赠别诗四章韵》中的第一首。全诗以答谢孔比部赠别之礼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之情。
首句“于事无可担,肩力听其瘦”以“于事无可担”开篇,暗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却依然坚韧不拔,用“肩力听其瘦”来形容自己在困境中坚持的毅力,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接着,“但嫌??归,未改面目旧”两句,通过对比“嫌??归”与“未改面目旧”,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内心不变的坚守与本真。
“孔君相爱深,两腑早通究”则直接点明了与孔比部之间的深厚友谊,两人的心灵早已相通,这种情感超越了言语,深入到了彼此的内心深处。
“煦为无形春,不假瓮中酎”运用了春天的温暖与酒的醇厚来比喻友情的温馨与深厚,说明了友情如同春天般给人带来温暖,又如同美酒般令人回味无穷。
“托土同藉根,松槿漫争寿”通过植物的生长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松树还是槿花,都在泥土中扎根生长,共同繁荣,寓意着友情如同植物一样,需要共同的土壤(即环境与条件)才能茁壮成长。
最后,“惟有若木枝,孑焉外群搆”以若木的枝条独立于群木之外,象征着诗人与孔比部之间独特而深刻的友谊,即使在众多朋友之中也显得格外突出。
“谢君折赠予,以鞭牛马走”则是诗人对孔比部赠礼的感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友情付出一切的决心,如同鞭策牛马前行,不畏艰难险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情境的叙述,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