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尹 谏 议 史 馆 山 池 唐 /王 维 云 馆 接 天 居 ,霓 裳 侍 玉 除 。春 池 百 子 外 ,芳 树 万 年 馀 。洞 有 仙 人 箓 ,山 藏 太 史 书 。君 恩 深 汉 帝 ,且 莫 上 空 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子(bǎi zǐ)的意思:百子指的是百个儿子,用来形容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人有很多儿子。
芳树(fāng sh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声誉卓著的人。
汉帝(hàn dì)的意思:指汉朝的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霓裳(ní cháng)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的衣裳。
且莫(qiě mò)的意思:表示劝告或告诫对方不要轻易行动或说话,暂时保持安静或不要妄动。
上空(shàng kōng)的意思:指在空中、天空中。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天居(tiān jū)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物居住的地方高而且宽敞,环境优美。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玉除(yù chú)的意思:除去瑕疵,使之完美无缺。
云馆(yún guǎn)的意思:云馆是指在云中建有馆舍,形容神奇、不可思议。
- 注释
- 云馆:指高大的宫殿。
接天居:形容宫殿高耸仿佛与天相接。
霓裳:古代神仙或宫廷女子的华美服装。
玉除:宫殿的台阶,此处代指皇帝。
春池:春天的池塘。
芳树:芳香的树木。
万年馀:形容树木茂盛,生命力旺盛。
洞有仙人箓:箓,道教的符咒,这里指仙人的居所。
山藏太史书:太史,古代掌管史书的官员,此处指山中藏有珍贵的史书。
君恩:指皇帝的恩宠。
深汉帝:汉帝,借指唐朝皇帝,表达对皇帝深厚恩情的赞美。
且莫上空虚:劝诫不要沉迷于虚无缥缈的仙境,应尽忠职守。
- 翻译
- 高耸入云的宫殿直抵天际,仙女们身着霓裳羽衣侍奉在陛下。
春日的池塘百子之外,繁花似锦的树林绵延万里。
山洞中有仙人的符箓,山中还藏着太史的典籍。
皇上的恩情深厚如汉帝,暂且不要登上那空虚的仙境。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和尹谏议史馆山池》。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远幽深之美。
“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开篇两句描绘出一个仙境般的地方,云雾缭绕的建筑似乎与天相连,而“霓裳”则给人以轻盈、洁净的感觉,这里的人物活动也都是清雅脱俗的。
“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馀。”诗人笔触一转,从室内到户外,再从建筑到自然景观。这里的“春池”充满生机,而“芳树万年馀”则展示了一种长存不衰的美丽。
“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书。”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仙境的意象,“洞有仙人箓”令人想象到隐逸的仙人在此处修炼,而“山藏太史书”则暗示这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最后,“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敬仰之情,或许是在劝诫君主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恩泽,不要让它们付诸东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仙境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崇,展现了王维特有的意境和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甘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余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栖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壁。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老子烧香罢,蜂儿作队来。
徘徊绕襟袖,将谓是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