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车螯二首·其二》
《车螯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车螯肉之弱,恃壳保厥身。

自非身有求,不敢微启唇。

尚恐擉者得,泥沙埋堙

往往汤火间,身尽壳空存。

海错万物,口牙且咀吞

无如彼何,可畏宁独人。

为久自苦,含匿不暴陈

豁然所如游荡海漘

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死生或有在,岂遽烹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暴陈(bào chén)的意思:暴露错误或隐情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车螯(chē áo)的意思:指车轮螯,比喻事物相互依存,互相支持。

海错(hǎi cuò)的意思:指海洋中的岛屿错综复杂,难以辨认的情况。引申为事物错综复杂,难以分辨、辨认清楚的状态。

海漘(hǎi chún)的意思:形容海水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景象。

豁然(huò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猛然间豁然开朗的心情。

咀吞(zuǐ tūn)的意思:指吞咽、咀嚼食物。也用来比喻急于吞并、侵吞。

可畏(kě wèi)的意思:令人敬畏或可怕的;令人感到不可轻视的

埋堙(mái yīn)的意思:指把人活埋起来,比喻完全压制、掩盖或淹没。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烹燔(pēng fán)的意思:烹燔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意思是烹调或烧烤食物时发生燃烧,食物被烧焦或烤焦。

岂遽(qǐ jù)的意思:岂遽意为突然,忽然,表示事情来得很突然,没有准备。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所如(suǒ rú)的意思:

所往。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 陈子龙 《钓竿行》:“风雷在鳞甲,浩然纵所如。”

汤火(tāng huǒ)的意思:指家中炊灶的火,比喻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为久(wéi jiǔ)的意思:长久地,久远地。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游荡(yóu dàng)的意思:指四处漫无目的地闲逛、徘徊。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注释
车螯肉:螃蟹的肉。
弱:柔软。
恃:依靠。
壳:外壳。
厥:它的。
身:身体。
身有求:有需求时。
微启唇:稍微开口。
擉者:刺取者。
得:得到。
泥沙:泥土和沙子。
埋堙:埋藏。
汤火:热水和火焰。
维:只有。
海错:海中的各种生物。
口牙:嘴巴和牙齿。
咀吞:吞食。
尔:你。
如彼何:对抗它们。
无为:不必。
自苦:自我折磨。
含匿:隐藏。
暴陈:显露。
豁然:忽然。
所如:所向。
游荡:漫游。
四海漘:四海的边缘。
清波:清澈的水。
濯:洗涤。
污:污垢。
白日:阳光。
晒:晒干。
死生:生死。
烹燔:烹煮。
翻译
螃蟹肉虽软,壳保护着生命。
除非必要,它们从不开口求食。
怕被刺取,常埋于泥沙中。
身处沸水与烈火之间,只剩壳留存。
海洋生物众多,它们只管吞噬。
你无法对抗它们,可怕岂止人类。
不必长久受苦,隐藏不显于外。
随心所欲地游荡,四海边缘漫游。
清波洗净污垢,阳光晒去昏暗。
生死或许有定,哪能轻易被煮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车螯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对车螯(一种小型甲壳类动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处世态度的深刻认识。

车螯以其柔弱之躯恃于坚硬的外壳保护自己,不主动与外界交流,只是为了自保而已。诗中的“尚恐擉者得,泥沙常埋堙”表达了对外部世界的警惕,即使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也可能遭受意想不到的危险。而“往往汤火间,身尽壳空存”则是指车螯在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其壳体完整,反映了生存斗争中的艰辛。

接着,“维海错万物,口牙且咀吞”描绘了一片混乱无序的世界景象,而“尔无如彼何, 可畏宁独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深刻认识和警醒之意,即在这样一个充满威胁的环境中,人类更应保持谨慎与自我保护。

在后半部分,“无为久自苦,含匿不暴陈”说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选择了一种隐退自保的态度,不主动寻求外界的干扰。随后的“豁然从所如,游荡四海漘”则展现了诗人在内心平静后的一种超脱状态,仿佛自由自在地游历于广阔的世界之中。

最后,“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死生或有在,岂遽得烹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在这里,他通过水和阳光的象征,表现了希望能够净化内心的污浊,明晰生活中的迷雾,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接受命运、平视生死的豁达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价值和人在复杂世界中的生存策略,它既是对个体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也是对于外部社会现实的一种深邃反思。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暮秋杂兴·其五

且说西湖事,未言东海枯。

悲风荒野大,落照废城孤。

有句填诗债,无钱觅酒垆。

不堪重举目,景物入秋殊。

(0)

送高继伯分教湖之德清

此时不忍抱遗材,欲把文章扇冷灰。

见说读书堂尚在,瓣香寄与谒东莱。

(0)

卜居漫赋

肄习素未丰,摸索强剸裁。

铢黍概闻见,谆吃奚述哉。

三捷黜疏慵,湛潜散郎偕。

望道几何高,人事宁免乖。

眼中悠悠者,樵牧供谈谐。

披卷想前芬,肮脏无敌才。

功名不复朽,荣观竟烟埃。

幽幽畸人居,黄花荐醁醅。

所求一日富,不足语时侪。

寄言繁华侣,莫嗤钝如槌。

(0)

才难一首

建安谋首先文若,武德机神重伯褒。

此士不妨门第美,于今景仰太山高。

卓哉二贤强百万,何较九牛于一毛。

异代爱才尊尚意,纷纷萎腐见儿曹。

(0)

筠州圣祖殿诗·其一

高安在南,分自豫章。重山复江,鱼鸟之乡。

俗野不文,吏亦怠荒。礼失不知,习为旧常。

(0)

题李公麟山庄图.陈彭漈

苍壁立精铁,县泉泻天绅。

山行见已久,指与未来人。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