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野(cǎo yě)的意思:指在草地上奔跑,形容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状态。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封事(fēng shì)的意思:指为了表彰和奖励某人或某事而写的文章或书信。
闺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女子。原指家中的女眷,后来泛指女性。
壶漏(hú lòu)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光阴的消逝。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连番(lián fān)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发生或出现。
茅店(máo diàn)的意思:茅店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店铺或低劣的条件。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侍儿(shì ér)的意思:指侍奉主人、服侍他人的人。
士雄(shì xi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雄才大略的人。
铜壶(tóng hú)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红,特指因害羞、生气或害怕而脸红的情况。
雄心(xióng xī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非常远大。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 鉴赏
这首诗《鸡声》由清代诗人蔡见先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鸡鸣声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意蕴。
首联“数遍铜壶漏半欹,嘐嘐底事报偏迟。”以铜壶滴漏的声响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而鸡鸣声的迟到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期待。这里不仅写出了鸡鸣的时间特性,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即将到来事物的期待。
颔联“闺人好梦三更勖,壮士雄心一剑知。”将视角转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闺中女子与壮志满怀的男子。闺中女子在三更时分被鸡鸣声唤醒,或许是在提醒她珍惜梦境,或是暗示着某种未明的期待;而壮士则在鸡鸣声中感受到了剑气,激发了内心的豪情与斗志。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在面对同一自然现象时的不同情感反应,丰富了诗歌的主题。
颈联“秋草野桥霜印外,晓风茅店月斜时。”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景图。秋草、野桥、霜印、晓风、茅店、月斜,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季节感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尾联“老夫封事明朝急,听汝连番嘱侍儿。”将视角拉回至一个更为具体的场景——一位老者在准备明日的重要事务前,倾听侍儿的多次叮嘱。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老者的谨慎与责任感,也反映了传统社会中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文化观念。
整首诗通过鸡鸣这一日常现象,巧妙地融入了时间、情感、自然与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发枣社
夜发枣社驿,褰帷见明月。
月照断崖冰,风吹阴磴雪。
山重复峻岭,十步九盘折。
两崖夹深涧,线路仅容辙。
缒车下百尺,轣辘声未绝。
坡陀到平地,稍喜见雉堞。
隔城闻钟鼓,星斗何历历。
故人相劳苦,杯酒慰行役。
夜阑秉明烛,相对恍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