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待渡》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溪边待渡图景。诗人脱去衣巾,席地而坐于青苔之上,面对着山与水,心神游离,沉浸在这自然的美景之中。"看山临水意徘徊",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思绪在山水之间流转,难以自拔。
接着,诗中的场景突然变得生动起来。"隔溪人过遥相问",远处有人经过溪流,远远地向诗人打招呼。这种简单的一问一答,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与外界的微妙互动,虽身处静谧之中,但并不完全隔绝于世。
最后,"山下小船来未来",预示着等待中的小船还未到达。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暗示,也是对诗人内心期待的体现。在等待中,诗人或许在思考、回忆或是展望,这份等待本身便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在静谧的溪边,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这样的意境令人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游原上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
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
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馀馨。
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
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
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早夏寄元校书
独游野径送芳菲,高竹林居接翠微。
绿岸草深虫入遍,青丛花尽蝶来稀。
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夏衣。
蓬荜永无车马到,更当斋夜忆玄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