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化为石,又作钓鱼翁。
《石渔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石渔翁》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钓利钓名者”的讽刺与对“化为石,又作钓鱼翁”的石渔翁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和人性追求的深刻洞察。
首句“钓利钓名者,纷纷三峡中”,以“钓利”和“钓名”两个词,直接点明了那些为了个人利益和名誉而奔波忙碌的人们,他们如同在三峡中穿梭,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繁忙、急切的景象。这里的“三峡”,不仅指地理上的三峡,更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接着,“何人化为石,又作钓鱼翁”,这一句则转向了对一个不同寻常人物的描述。诗人想象有人在经历了世间的种种磨难后,最终选择了隐退,化身为石,但即便如此,他的内心仍保持着对钓鱼的热爱,仿佛成为了真正的“钓鱼翁”。这种转变,既是对前一句中“钓利钓名者”的反讽,也是对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动的精神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人性在面对诱惑时的复杂性,以及在历经沧桑之后可能选择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王十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具现实批判意味,又富含哲理思考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日观朝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
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
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
天颜不敢视,称庆拜空频。
难绾刀子歌
黄金鞘里青芦叶,丽若剪成铦且翣。
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
吹毛可试不可触,似有虫搜阙裂文。
淬之几堕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龙子。
割鸡刺虎皆若空,愿应君心逐君指。
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