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其三》
《立秋·其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秋去秋来孰与为,金风玉露又斯时。

生秋庭里拈前句,瞥眼翻成隔岁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玉(fēng yù)的意思:指人的姿态或仪态优美,像风中的玉一样清雅美丽。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瞥眼(piē yǎn)的意思:瞥眼是指眼睛迅速地扫视一下,形容看东西或看人的目光短暂而迅速。

孰与(shú yǔ)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玉露(yù lù)的意思: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比喻美好清新的事物。

金风玉露(jīn fēng yù lù)的意思:形容天气晴好、宜人。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立秋(其三)》。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以及时间流转对人心境的影响。

首句“秋去秋来孰与为”,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思考,似乎在问谁能决定秋天的到来和离去,流露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感慨和敬畏。接着,“金风玉露又斯时”一句,通过“金风”和“玉露”的形象描绘,渲染出秋季特有的清新和宁静,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轮回。

“生秋庭里拈前句,瞥眼翻成隔岁诗。”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身处秋庭,回忆起往昔的诗句,却发现这些诗句仿佛瞬间变成了隔年的作品。这种时间的错觉,既是对个人记忆的反思,也是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和浓郁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立秋(其三)》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还深刻探讨了时间、记忆与人生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训蒙绝句.化二首·其二

从心所欲皆天理,具体颜渊罢不能。

所谓不思并不勉,舜由仁义即非行。

(0)

训蒙绝句.十五志学

工夫一进十年期,断自圣言当致思。

岂不欲人跻圣速,只缘科级盖如斯。

(0)

谢张彦辅留别之作

一别屡更岁,思君无已时。

知君亦念我,相望两嗟咨。

我病卧田间,君行护疆陲。

隐显既殊迹,会合安可期。

今年定何年,有此一段奇。

我来五峰阳,君归九江湄。

闻君肯来辱,欢喜不自持。

迎君紫霄峰,举觞白鹅池。

强健初共欣,艰棘旋相悲。

相顾出危涕,薄言首东岐。

留连十日饮,怆恨八哀诗。

散怀水石幽,遂忘筋力疲。

雄篇既鼎来,逸韵方穷追。

云胡遽告别,牙纛风披披。

揽祛不得留,酌酒前致辞。

愿君酬此觞,去上白玉墀。

国论罄忠益,庙谟参设施。

一请正纪纲,再请诛羌夷。

及时树勋业,慰我空山饥。

(0)

和张彦辅白鹿洞之作

邃谷新华馆,风烟再吐吞。

旧眠闻野鹿,遗恨响惊猿。

共赏忻同趣,分携怆别魂。

徘徊空日夕,无策驻行轩。

(0)

入南康界阅图经感陶公李渤刘凝之事戏作

长官定笑归来晚,中允应嫌去却回。

惟有山人莫相笑,也曾还俗做官来。

(0)

和章国华祈雨呈平父诸兄三首·其二

九重清夜仰昭回,旱魃知从何处来。

不是幽人祈得雨,又烦丹诏走风雷。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