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不穷(bù qióng)的意思:没有穷尽,无限的意思。
犯颜(fàn yán)的意思:无所顾忌地做某事,不顾面子和体面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蟪蛄(huì gū)的意思:指人们坚持保守、守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侍中(shì zhōng)的意思:指官员担任皇帝的近臣,专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文义(wén yì)的意思:指言辞深奥,意境高远。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殉国(xùn guó)的意思:为国家牺牲生命。
有数(yǒu shù)的意思:有确切的数量或程度。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鉴赏
这首诗《新秋感兴三首(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崇简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殉国曾闻有数公,犯颜敢谏向来同。”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敢于直言进谏之士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数公”指的是历史上众多的忠臣良将,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
颔联“卫宫几见杨文义,伏辇还逢嵇侍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将对忠贞之士的怀念具体化。这里提到的“杨文义”和“嵇侍中”,分别指代了历史上的两位忠臣,他们或守卫皇宫,或辅佐君主,以身许国,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颈联“荆棘荒凉悲夜月,蟪蛄哀怨吊秋风。”转而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其中,“荆棘”、“荒凉”、“夜月”、“蟪蛄”、“秋风”等意象,都蕴含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对过去的追忆。
尾联“至今箕尾光难灭,古木寒烟恨不穷。”则以更加深远的视角,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箕尾”指的是星座,象征着历史的轨迹;“古木寒烟”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担忧。
综上所述,《新秋感兴三首(其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