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
《题苏东坡木石图》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与世事的深刻感悟。首联“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阶段的反思与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四十岁,本应是事业有成、生活稳定的年纪,但诗人却以“谁云是”自问,流露出对自我价值与社会期待之间矛盾的思考。接着,“三年不制衣”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暗示了诗人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颔联“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揭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和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贫穷不仅让诗人看到了人情冷暖,更让他意识到人生的不易与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愈发感到内心信仰的微妙变化,或许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或是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
颈联“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中的“□”字留白,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它可能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也可能是对某种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定位的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接纳。
尾联“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则展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即使年岁已高,诗人仍不愿言归,这既是对当前生活的珍惜,也是对未来可能失去这种自由与快乐的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自我等多重层面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世事中保持独立思考和精神追求的勇气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