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芳时(fāng shí)的意思:美好的时光
感激(gǎn jī)的意思:对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心存感激之情。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缭绕(liáo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旋环绕不散。
亲爱(qīn ài)的意思:亲密得像手和脚一样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为主(wéi zhǔ)的意思:作为主要的、主导的。
行为(xíng wéi)的意思:
◎ 行为 xíngwéi
[action;behavior;conduct] 行伪。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注释
- 长林:形容树林茂密且延伸得很长。
缭绕:盘旋环绕,形容树木丛生、枝叶交错的样子。
远水:指远处的河流或湖泊等水源。
悠悠:形容水流悠长、连绵不断的样子,也可表达深远、长久之意。
尽日:整天,全天,表示时间持续之久。
馀无见:仅剩下这些景象(指长林、远水)可看,暗示周围环境的单调乏味或视野受限。
为心:在心中,对心情而言。
那不愁:怎能不愁,表示内心难以避免产生忧愁情绪。
忆:回忆,回想。
亲爱:亲近和深爱的人,如亲人、朋友等。
别:离别,分离。
为主恩酬:为了报答主上的恩情而行动,主上在此可能指君主、上级或者泛指给予恩惠之人。
感激:深深地感谢,内心充满谢意。
空如此:只是这样空自怀有感激之情,却无法付诸具体行动或得到回报。
芳时:美好的时光,常用来指青春年华或适宜做事的好时机。
屡已遒:已经多次接近尾声,即将过去。‘屡’表示多次,‘遒’原指箭射到尽头,引申为时间、事物临近终点。
- 翻译
- 长长的树林为何盘绕曲折,远方的水流为何绵延不尽
整日所见唯有此景,怎能让人心中不生忧愁
回忆起与亲朋挚友的离别,出行只为报答主上的恩情
内心充满感激却只能如此空怀,美好的时光已多次匆匆流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开篇“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两句,通过对深邃森林和流淌不息的河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安宁,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和感慨。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两句,诗人开始沉思往事,对逝去的情谊和无法报答的恩情感到怀念。这里的“亲爱”可能指的是对家国的深厚情感,也可能是对朋友或知己的不舍。“行为主恩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以行动来回报这份恩情的思考。
最后两句“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诗人的情感到达了一个高潮点。他深切地感到时间在流逝,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这种感觉令他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往事的回忆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次韵
水为月之精,月乃天之镜。
除却春夏节,惟秋得金令。
金水相生焉,光辉故井井。
一年几中秋,达人所以兴。
家酿浮玉壶,山芋烹铁鼎。
金谷诗将成,彭泽醉欲醒。
最爱赵知微,识破天形影。
共登天柱山,不愁仆马病。
出门无复碍,绰绰任所骋。
玄鹤一声过,此机谁与领。
天上有圆光,人间无穷境。
耳听霓裳歌,手握玉麈柄。
五百负元回,三万乾坤迥。
因此良月夜,浩然生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