墅猿啼树红,林鸟巢筠碧。
前村未掩门,不知日将夕。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翠鬟(cuì huán)的意思:指女子的翠绿色头发,比喻美丽的女子。
芳丛(fāng cóng)的意思:指花草丛生,芬芳扑鼻的景象。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回绕(huí rào)的意思:指事物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形成环形或曲线形状。
拘拘(jū jū)的意思:形容言行拘束,不自然。
鸟巢(niǎo cháo)的意思:指鸟类筑巢的地方,比喻人聚居或活动的地方。
上空(shàng kōng)的意思:指在空中、天空中。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役役(yì yì)的意思:形容身心疲惫,劳累过度。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自拘(zì jū)的意思:自己限制自己,束缚自己。
走役(zǒu yì)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暂时放弃自己的原则、利益,暂时为他人服务或效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首句“众山互回绕,芳丛满苍壁”以群山环绕、绿意盎然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墅猿啼树红,林鸟巢筠碧”两句,通过猿猴的啼声和鸟儿的巢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云来拥翠鬟,泉泻激古石”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比作女子的发髻,泉水比作奔腾的水流,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溪流潺潺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美。而“吟翁自拘拘,行人走役役”两句,通过对比吟者与行人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忙碌生活的不同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归舟向东去,炊烟上空灭。前村未掩门,不知日将夕”四句,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舟行归家、炊烟升起的温馨画面,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日常。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