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篱落间见凌霄偶书》
《篱落间见凌霄偶书》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凌霄何自名,缘木与俱生。

底事因蓬附,故为亦蔓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òjiānjiànlíngxiāoǒushū
sòng / zhàofān

língxiāomíngyuánshēng

shìyīnpéngwèimànró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何自(hé zì)的意思:自己如何,自身如何

凌霄(líng xiāo)的意思:高耸入云霄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大。

事因(shì yīn)的意思:指事情的原因或根源。

缘木(yuán mù)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树木与树木之间的关系一样,没有直接的联系或关联。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翻译
凌霄花为何取名为凌霄?
它生长在树上,如同攀附于木头一样。
注释
凌霄:一种植物,因其常攀援树木而得名。
缘木:比喻依附或攀附于树木。
蓬附:像蓬草一样附着,形容植物攀附生长。
蔓荣:蔓延繁茂,形容植物茂盛生长。
鉴赏

这首诗名为《篱落间见凌霄偶书》,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诗中以凌霄花为描绘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植物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凌霄何自名",开篇设问,诗人疑惑凌霄花为何取这样的名字,暗示其特性或来历引人深思。"缘木与俱生",进一步描述凌霄花依附于树木生长,展现出它攀援而上的坚韧生命力。

"底事因蓬附",诗人不解凌霄为何选择像蓬草一样依附他物,这可能寓意着它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或是寻求依靠的姿态。"故为亦蔓荣",则强调了凌霄凭借蔓延的方式得以繁盛,体现了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和生存策略。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既描绘了凌霄花的形象,又寓含了诗人对其生存智慧的赞赏和对自然现象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病酒呈晋州李八丈

身如五岭炎蒸里,心似三江高浪中。

谁道醉乡风土好,舟车常愿不相通。

(0)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其三

归来甫可及春残,丞相频邀赏牡丹。

远处名园多不到,尊前日献百馀盘。

(0)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盛德初临震,阳和已动坤。

发生天施大,厚载母仪尊。

(0)

送方书记兼简府主

我昔防江之下流,独许蔡子专军谋。

未能奏效累丝发,已复负谤丛山丘。

小范兵精思虑远,片言坐折群疑满。

幕僚无过只论功,登秩荐贤来衮衮。

上流蜀接更吴通,桑麻满里炊烟同。

鹦鹉洲前长笛晚,黄哀蕲怨何时终。

(0)

伟叔蔡兄来永嘉屡辱投赠于其归也奉俚歌为谢兼叙离索

庆历故家忠惠后,性酷喜文疏嗜酒。

飘风骤雨蛙蚓寂,草玄献颂龙蛇走。

古人道大何不容,回空赐殖同升堂。

若遇韩门亲指画,岂有不在籍湜行。

水心可怜地如掌,读罢君诗一惆怅。

文星今直正莆中,去觅掀天无底浪。

(0)

高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

河济初开府,江淮晚视师。

缵戎繇子圣,永命独天知。

鹤唳空虚警,云生仗自移。

上哀何以称,卒代继周时。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