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客来何疲,毋乃仕与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村庄(cūn zhuāng)的意思:指乡村、农村地区。
发日(fā rì)的意思:发出光亮,形容光线明亮。
羁愁(jī chóu)的意思:指因离乡背井、困于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井臼(jǐng jiù)的意思:比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力量。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投宿(tóu sù)的意思:指暂时寄宿在他人家中。
毋乃(wú nǎi)的意思:不是,不要
险艰(xiǎn jiān)的意思:形容情况危险困难,艰难险阻。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壮发(zhuàng fā)的意思: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 翻译
- 野外景色忽然昏暗下来,零落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行走在旅途上,感叹道路艰难,抬头看见归鸟飞翔,心中充满惭愧。
羁旅的忧愁难以收敛,年轻的头发日渐斑白。
远方的树林中,炊烟微弱,我寻找村庄投宿。
村民们正在收割完毕,欢声笑语围绕着井台和石臼。
询问我为何如此疲惫,是否是因为做官或经商的劳顿。
出行时应谨慎小心,怎能埋怨路途漫长。
- 注释
- 野色:野外景色。
倏已暝:忽然昏暗。
沾我裳:打湿了我的衣裳。
悲险艰:感叹道路艰难。
仰愧:心中充满惭愧。
归鸟翔:归鸟飞翔。
羁愁:羁旅的忧愁。
壮发:年轻的头发。
烟火微:炊烟微弱。
投宿:寻找住宿。
毕刈穫:收割完毕。
井臼傍:井台和石臼旁。
问客:询问我。
仕与商:做官或经商。
所慎:应谨慎。
出门:出行。
奚怨:怎能埋怨。
中路长:路途漫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黄昏时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开篇"野色倏已暝,零落沾我裳"写出了秋天傍晚大自然色彩的变化,以及落叶纷飞,像是要缠绵于行者的衣襟,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
接下来"行役悲险艰,仰愧归鸟翔"表达了旅途中的辛苦与悲哀,以及对比之下,那些能够自由返回巢穴的鸟儿所激发的羡慕之情。这里的"仰愧"二字,用以形容行者对于自然界中生物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感到的自愧。
"羁愁浩难收,壮发日已苍"则抒发了诗人因长时间的羁旅而积累起来的情感无法释怀,以及青春岁月流逝,头发渐渐变白的哀叹。这里"羁愁"指的是因为离别和漂泊而产生的情绪,而"壮发日已苍"则是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
"远林烟火微,投宿扣村庄"描绘了傍晚时分,行者寻找住处的情景。远方山林中的炊烟表明着有人居住的地方,而"投宿扣村庄"则是诗人在疲惫之下,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歇息的安稳之所。
"居人毕刈穫,笑语井臼傍"写出了村落居民平和安宁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井边交流的欢声笑语。这里"毕刈穫"形容的是人们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而"笑语井臼傍"则是对乡间生活的一种美好写照。
"问客来何疲,毋乃仕与商"这两句询问行者为何而疲惫,并且推测可能是因为官场或商旅之事。这里"毋乃"用以表达一种推想的语气,而"仕与商"则是对古代士人和商贾两种职业生活的泛指。
最后"所慎在出门,奚怨中路长"提醒着行者外出时应当谨慎,同时对于旅途中的艰辛和漫长也感到无奈。这里"所慎"意味着出门在外需要有所防备,而"奚怨"则是对旅途之长的埋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古代行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九秋望日访卞玉京墓,同人分咏得影字,墓在慧山祁陀寺锦树林
碧云窝,黄叶径。古寺一声磬。
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暝。
万千恨,只恨地老天荒,惊鸿杳无影。
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
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