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皆牵犊,无人更佩刀。
閒栽庭外柳,渐见狱中蒿。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治理地方的成效与变化,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治理智慧。
首句“抚绥才两月,犬足已生毛”,形象地展现了官员上任不久,便使地方呈现出一片安定繁荣的景象。短短两个月,连狗儿的脚趾都长出了毛,喻示着百姓生活逐渐改善,社会秩序稳定。
接着,“有地皆牵犊,无人更佩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官员推行仁政的结果。在这样的治理下,每一块土地上都有牛犊在悠闲地吃草,人们不再需要佩带武器自卫,象征着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閒栽庭外柳,渐见狱中蒿”则展示了官员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改善,更注重文化教育和道德教化的提升。闲暇时,他会在庭院外种植柳树,随着时间推移,原本荒废的监狱内也长出了蒿草,暗示着通过教育和感化,罪犯得以改过自新,社会风气得到净化。
最后,“从此居官逸,都忘案牍劳”表达了官员对治理成果的自豪之情。在这样的治理下,官员自己也感到轻松愉快,不再为繁琐的公文和事务所累,体现了高效治理带来的幸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员通过仁政、教化和文化建设,成功改善地方社会面貌的过程,体现了古代官员对于社会治理的高度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无成真负远离别,得见初怜有语言。
倦世残年仍此会,弥天一老重相存。
雨风故近重阳节,尊酒难回九逝魂。
不学早衰虚志事,沉灰犹藉瓣香温。
好境初逢两相得,重到便惜哀乐参。
焦山诸庵尚好在,惟羼识想随幽探。
昔来玉兰正作花,今看绿叶空扶檐。
清梵晨钟不改度,十年梦寤饱尘凡。
沉泉悽怆久亦淡,约略话旧资僧谈。
平生归山真实意,到此惘惘仍难甘。
饥愁恐怖业未尽,暂来旋去吾何惭。
两翁少留定清绝,有待未至凭■巉。
明楼月出诸籁寂,凉思一发酬幽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