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应随壮去,病已与衰期。
斗远终难挹,天高不易欺。
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物是自然规律的认同,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宇宙万物无常的感慨。诗中“秋物自能晚,秋声何足悲”表明诗人对于秋天到来的接受态度,不认为有必要为此感到悲伤;“欢应随壮去,病已与衰期”则是说人生的喜悦随着青春的消逝而去,疾病和衰老也随之而来,这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接下来的“斗远终难挹,天高不易欺”意指天象遥远难以触及,高耸的天空也不容易被欺骗或达到。这里可能隐含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力有限和宇宙浩瀚无边的感慨。
最后,“此心丘壑恋,匪石恐难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山川的眷恋之情,担忧自己的这种情感就像固执的岩石一样难以改变。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情感寄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内在坚持和个性不易改变的自我认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抒写了诗人对生命流转、宇宙之大以及个人情感与坚守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