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平和繁荣的乡村景象。开篇“远逼江垠傍海壖”两句,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写,勾勒出常熟县临水傍海的地理特征,同时也隐含着这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的信息。“落帆多是两来船”则更具体地展现了这一点,意味着来往的船只很多,这里的货物交流频繁,是一个商贸活动活跃的地方。
接下来的“县庭无讼乡闾富”一句,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描绘了一幅太平景象。没有讼告意味着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在法治之下,而“乡闾富”则直接点出这里的富庶。
最后,“岁岁加收常熟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丰硕成果,每年都有增加的粮食产量,这里的“常熟田”可能不仅指实实在在的地理位置,更寓意着这个地方的田园生活和农民的勤劳与收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状态和经济发展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帘洞
我家有渔郎,曾入桃花窟。
林尽乃得山,出口初逼窄。
徐行数十步,朗然神界辟。
此中自一村,不知有汉月。
古洞亦复然,何年巨灵劈。
凡为门者二,起伏皆乱石。
欲度愁猿猱,鸟道纡百折。
幽险忽田园,眼底一空阔。
秋风刈禾黍,茶笋随所适。
石壁高庄頫,数椽挂于壁。
终古不知雨,片瓦亦虚设。
凭栏何霏微,晴空雨奇绝。
冬令却夏行,寒生六月雪。
静悟所自来,悬崖数千尺。
飞瀑泻其间,游移无定迹。
有时听风吹,东涌或西没。
有时花为二,风若从中坼。
灵秘不自珍,山神太狼籍。
满把夜明珠,撮来当面掷。
帘外转身难,寄语后来客。
《水帘洞》【清·黄毓祺】我家有渔郎,曾入桃花窟。林尽乃得山,出口初逼窄。徐行数十步,朗然神界辟。此中自一村,不知有汉月。古洞亦复然,何年巨灵劈。凡为门者二,起伏皆乱石。欲度愁猿猱,鸟道纡百折。幽险忽田园,眼底一空阔。秋风刈禾黍,茶笋随所适。石壁高庄頫,数椽挂于壁。终古不知雨,片瓦亦虚设。凭栏何霏微,晴空雨奇绝。冬令却夏行,寒生六月雪。静悟所自来,悬崖数千尺。飞瀑泻其间,游移无定迹。有时听风吹,东涌或西没。有时花为二,风若从中坼。灵秘不自珍,山神太狼籍。满把夜明珠,撮来当面掷。帘外转身难,寄语后来客。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767c66b680b54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