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终日:整天。
不离:不离开。
尘土间:尘世中。
若为:如何能够。
此身闲:真正清闲。
今朝:今日。
暂共:暂且一起。
游僧语:与僧人交谈。
更恨:更加遗憾。
趋时:迎合时势。
别旧山:离开旧山。
- 翻译
- 整天忙碌于尘世之中,何时才能真正清闲。
今日暂且与僧人交谈,更遗憾的是即将离开熟悉的山川。
-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
“终日不离尘土间”直接描绘了诗人被束缚于世俗琐事中的无奈状态。“若为能见此身闲”则是对心灵自由和身体解放的渴望,表达了一种逃脱现实、追求精神自在的愿景。
“今朝暂共游僧语”一句,通过与僧侣短暂相遇的场景,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僧语”可能指的是佛教修行者的语言或是他们对世间万象的看法,这也增添了一种超脱红尘、远离喧嚣的意境。
最后,“更恨趋时别旧山”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之情。“趋时”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旧山”则可能象征着过去的生活场景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依恋。这里的“恨”字,传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失去这些美好事物的不舍和哀伤。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以及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位唐代文人的心路历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耕山行
烈山焚长茅,漫天焚老木。
老木中焚空,葺茅以为屋。茅根可伐,树根难斸。
轮囷离奇不受犁,枉用驱来茧栗犊。
春初种烟,夏初种谷。五月绿云收,八月黄云熟。
深冬百昌尽,犹见蔓菁绿。山肥稍缩,树根稍秃。
水工开浚,上引飞瀑。
高高下下成良田,尽种黍稷与穜稑。
山高水深,水不上陆。蔗园茶陇,足供饘粥。
君不见塞翁之马有得失,耀德之陂旋反覆。
耕山成败人岂知,知者天边两黄鹄。
吁嗟乎,老农耕田不果腹,不耕村田耕山谷。
山中豺虎食人肉,今日吞声向山哭。
分咏罗汉松七排
罗汉何年化古松,西来佛祖剩遗踪。
散花天女梅为友,玉版禅师竹正宗。
竺国原留尊者号,秦官曾赐大夫封。
却因华盖留缨络,惯向寒山听鼓钟。
霜雪不移真色相,烟云长护怪形容。
三千世界同瞻象,十八名中此伏龙。
顶上圆光明月照,半空梵语好风从。
和南礼拜无量寿,乞与人间作颂恭。
岁暮杂感·其二
寒风号声哀,白日忽西昃。
翘首呼苍天,此心曷有极。
痛余生不辰,孤提遭苦棘。
慈亲怜我孤,柏舟矢型式。
画萩志拳拳,望儿振云翼。
其如姓豪强,肮脏矜勇力。
结交郭与朱,乡闾目咸侧。
慈亲暗中悲,尽日愁胸臆。
辗转再筹思,事穷计忽得。
第使游大邦,阅□多闻识。
理明礼义谙,或可受羁勒。
妇翁正北辕,□携适京国。
数载始归来,自愧无树植。
王母旋弃养,哀痛竟交逼。
季父复继逝,灾祸悲莫测。
家事一身承,重荷愧弗克。
薄祚伤衰微,慈闱多忧色。
未获睹抱孙,每饭不甘食。
无以报春晖,自愧亏子职。
方谓待须臾,此望或可即。
一旦秋风悲,萱草萎堂北。
白日惨无光,黄沙障昏黑。
抱恨无穷期,我心徒引慝。
嗟我空言诗,开篇羞屺陟。
《岁暮杂感·其二》【清·林占梅】寒风号声哀,白日忽西昃。翘首呼苍天,此心曷有极。痛余生不辰,孤提遭苦棘。慈亲怜我孤,柏舟矢型式。画萩志拳拳,望儿振云翼。其如姓豪强,肮脏矜勇力。结交郭与朱,乡闾目咸侧。慈亲暗中悲,尽日愁胸臆。辗转再筹思,事穷计忽得。第使游大邦,阅□多闻识。理明礼义谙,或可受羁勒。妇翁正北辕,□携适京国。数载始归来,自愧无树植。王母旋弃养,哀痛竟交逼。季父复继逝,灾祸悲莫测。家事一身承,重荷愧弗克。薄祚伤衰微,慈闱多忧色。未获睹抱孙,每饭不甘食。无以报春晖,自愧亏子职。方谓待须臾,此望或可即。一旦秋风悲,萱草萎堂北。白日惨无光,黄沙障昏黑。抱恨无穷期,我心徒引慝。嗟我空言诗,开篇羞屺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3167c67d0fe1708249.html
渡江云.秋日自海道游劳山,乘军舰往返,望洋兴叹,倚此写之
连山青插海,画屏九叠,岚影乱雯华。
万松开绀宇,依约蓬莱,云外几人家。
瀛洲咫尺,谁与剪、溟渤鲸牙。
吼怒潮、冯夷如诉,清籁杂悲笳。堪嗟。
齐烟气黯,泰岱云沈,送黄流日下。
问几时、神山重到,弄水看花。
华严楼阁凭弹指,休怅恨、残照西斜。
归路迥、源穷八月仙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