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沈葆桢妻联》
《挽沈葆桢妻联》全文
清 / 左宗棠   形式: 对联

退能守,进能攻,一生大节昭昭,挽狂澜于既倒;

何因,去何果,千古元精耿耿,抱明月长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终(cháng zhōng)的意思:长时间的、长期的

大节(dà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有节操,能守住底线。

耿耿(gě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心思纯正、忠诚坚定。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进能(jìn n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有进取心和能力,能够不断进步和取得成就。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元精(yuán jī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具有非凡的才智和精神力量。

昭昭(zhāo zhāo)的意思:明亮、明显、清晰可见

挽狂澜(wǎn kuáng lán)的意思:挽救失控的局势,防止灾难的发生。

鉴赏

此联以高度凝练之语,颂扬了沈葆桢夫人的高尚品德与不朽精神。上联“退能守,进能攻”描绘了其在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勇气,在顺境中又能保持清醒与决断的形象。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暗含了在复杂多变的人生旅途中,能够坚守自我原则,同时又不失进取之心的智慧与力量。

下联“来何因,去何果”则以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探讨生命的意义与归宿。这里的“来”与“去”,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流逝,更是对人生旅程起点与终点的追问。通过“何因”与“何果”的提问,表达了对生命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知命运的尊重与接受。

“千古元精耿耿,抱明月而长终”则是对沈葆桢夫人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这里将她比作永恒的明月,寓意着她高尚的人格与不灭的精神如同明月般照亮后世,永远闪耀。这种比喻不仅展现了对她的敬仰之情,更寄托了对其精神遗产能够跨越时空,影响和启迪后来者的心愿。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是对沈葆桢夫人个人事迹的赞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追求的崇高理想。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左宗棠作为一代名臣的文采与胸襟。

作者介绍
左宗棠

左宗棠
朝代:清   字:季高   号:湘上农人   籍贯:湖南湘阴   生辰: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
猜你喜欢

题醒心亭

红尘万里困征鞍,喜向幽亭一倚栏。

日夜水声趋涧曲,西南山色上云端。

窗横古木秋阴老,槛逼苍崖雨气寒。

搜尽肺肠吟不竟,欲君亲置画图看。

(0)

和马太守五首·其二翠玉

平湖如鉴见寒林,谁作高亭据静深。

到海水源终有本,从龙云影自无心。

芰荷一片随幽赏,鸂鶒双飞近醉吟。

顾我倦游归欲早,寒门独觊数窥临。

(0)

和彦衡直讲·其三

风随月明来,终夜共清白。

先生静无语,独看庭前柏。

冠带褫客衣,诗书倦尘迹。

好风此时来,应与君相识。

(0)

冬日道中作

夜卧衾裯单,不敢嗟体寒。

晨餐蔬食微,不敢叹腹饥。

重念饥寒民,亦有甚我身。

我心若嗟吁,彼俗当何如。

(0)

有感

吾身本山林,艰难知备尝。

天寒负书橐,万里冒雪霜。

山川风借力,道路泥为浆。

瘦马鞭不前,悲歌自慨慷。

今也偶得禄,虽劳庸何伤。

念尔草野夫,百辈勤送将。

不惟风雪勤,无乃田畴妨。

素餐烦尔徒,心颜两愧惶。

作诗书诸绅,庶几久无忘。

(0)

和广汉见和东字·其一

驾言欲何之,于彼湖水东。

茫洋众游鱼,凌厉一归鸿。

嚼蕊挹飞泉,解带临清风。

寄声诗中伯,暇日倘来同。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