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社之日与友人小饮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与自然之美。
首句“挑菜佳辰过夕醺”,生动地展现了春日里人们在田野间采摘野菜的美好时光,傍晚时分,微醺的氛围中透露出一种闲适与满足。这里的“佳辰”不仅指采摘野菜的好时节,也暗含了聚会饮酒的欢乐时刻。“过夕醺”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享受美食与美酒后,逐渐沉浸在愉悦与放松中的状态。
次句“又逢春社举清樽”,进一步点明了活动的地点与主题——春社。春社是中国古代民间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人们聚在一起,不仅是为了庆祝丰收,更是为了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在这里,“举清樽”不仅指出了人们手持酒杯的场景,更体现了春社活动中饮酒助兴的传统习俗,以及人们在欢聚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表达。
后两句“不为归遗东方态,且对韶妍一醉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情境的深刻感受。这两句诗意在强调,这次聚会并非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或期待,而是纯粹地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光,与朋友共度醉人的春日。通过“韶妍”(美好的春光)这一意象,诗人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营造了一种既浪漫又略带感伤的氛围。同时,“一醉昏”则暗示了聚会的热烈与尽兴,以及在欢愉之后可能带来的短暂迷失或沉醉感,这种情绪的细腻捕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共鸣的春日聚会场景,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钱二池之黄檗山
太保当年恋净土,古田一区避风雨。
至今犹传神旗行,山中父老习不惊。
东村有子埋土室,杜鹃之泪何时绝。
夜夜魂浮一叶轻,来往几度榕江青。
葬录一编那忍读,岁岁山僧墓下哭。
凄风凉月两茫茫,岂不怀归非所望。
孤儿今年辞故里,海风送楫如电驶。
第二碑成拟大书,发扬潜德无剩馀。
此行佳话落人口,岂以穷愁成掣肘。
白头才得展墓门,一恸仰视箕横昏。
而今始毕孤儿事,重泉闻之一笑起。
江头潮落风信催,寒食家家飞纸灰。
精诚呵护有神物,老蛟为君助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