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起猿啼泽,人醒月在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江夜行图。诗人乘一叶扁舟,在秋江上悠然自得地探寻,似乎在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诗中的“无事孤骞兴”,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秋江一棹寻”则点明了行动的地点和方式,一叶扁舟在秋水之上轻轻摇曳,寻找着未知的风景。这种自由自在的旅行,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移动,更是心灵的释放。
“不因今日役,亦有此时心”,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深层思考。即使在忙碌或世俗的束缚下,他也能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享受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重视。
接下来,“星起猿啼泽,人醒月在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静谧景象。星星闪烁,猿猴啼叫,月光洒在树林间,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宁静。这里的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自然界的寂静来反衬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最后,“更寻何处宿,前路一灯深”则引出了一丝淡淡的忧虑与期待。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或许在思考何处可以安歇,但同时,前方的一盏灯火又带来了希望与指引。这既是对旅途未知的探索,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渴望安宁与归宿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舟于秋江之上的独特体验,以及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与觉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中台山
似闻中台山,上有招提境。
兴来每欲往,俗事不可屏。
今晨登长涂,老步困驰骋。
因之事幽讨,蜡屐聊为整。
崎岖路百折,拄杖穿细岭。
飕飕风乍响,惨惨日将暝。
扶持赖门生,乃始登绝顶。
其居若平地,云生动成景。
山僧倒屣迎,汲泉为烹茗。
共谈出世法,坐对白月影。
朗观心地初,炉薰夜方永。
不待闻晨钟,冷然发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