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冽 寺 主 之 京 迎 禅 和 尚 唐 /灵 一 禅 门 居 此 地 ,瞻 望 在 虚 空 。水 国 月 未 上 ,苍 生 如 梦 中 。上 人 知 机 士 ,瓶 锡 慰 樊 笼 。彼 土 诸 梵 众 ,嗟 君 扬 道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禅门(chán mén)的意思:指佛教的宗派、禅宗的门派。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道风(dào fēng)的意思:指官员或组织的风格、作风和行为准则。
樊笼(fán lóng)的意思:指束缚人的环境或条件,比喻限制人自由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梵众(fàn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的僧人或信仰佛教的人群
机士(jī shì)的意思:指聪明机智的人。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瓶锡(píng xī)的意思:形容言辞谦虚和稳重,不轻易发表意见。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水国(shu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国家水多、水势汹涌,或者指一个人喜欢水,善于水上活动。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瞻望(zhān wàng)的意思:瞻望是指向前望,向远望,形容远望,憧憬未来。也可指留恋过去,怀念往事。
知机(zhī jī)的意思:了解情况,明白其中的门道。
- 翻译
- 佛门静处于此地,遥望指向广阔天空。
水域之上月亮尚未升起,世间众生如同沉浸在梦中。
高僧乃是识时务者,携带瓶锡以慰藉尘世的束缚。
彼岸诸天神众,赞叹您弘扬佛法的精神。
- 注释
- 禅门:指佛教寺院,修行之地。
瞻望:远望,此处指修行者的深远视野。
虚空:广阔的天空,也象征着心灵的无限与超脱。
水国:水域、水乡,泛指自然环境。
月未上:月亮还未升起,暗示时间尚早或情境幽暗。
苍生:广大的百姓,所有众生。
梦中:比喻众生生活在虚幻不实的世界中。
上人:对高僧的尊称。
知机士:懂得时机、机缘的人,这里指智慧超群的修行者。
瓶锡:瓶指行脚僧携带的水瓶,锡指锡杖,合指僧侣旅行的简单行装。
樊笼:囚笼,比喻世俗的束缚和烦恼。
彼土:彼岸世界,佛教中指超脱生死轮回的净土。
诸梵众:众多天神,梵指清净之意,众指群体。
嗟君:赞叹你。
扬道风:传播、弘扬佛法的精神和教义。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灵一的作品,名为《送冽寺主之京迎禅和尚》。从这短暂的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佛法修养与对友情的珍视。
"禅门居此地,瞻望在虚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之所在的向往和心灵的寄托。在这里,“虚空”不仅是指自然界的广阔无边,更有超脱尘世、悟道的意味。
"水国月未上,苍生如梦中。" 这两句诗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水国月未上”暗示了一种静谧与寂寞,而“苍生如梦中”则表达了对世间万象的看破和超脱之感。
"上人知机士,瓶锡慰樊笼。"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对于朋友——这位禅宗高僧的赞美。“上人”指的是修为高深、悟性非凡的僧侣,“知机士”则强调了他们对时机和境遇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后两字“慰樊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与支持。
"彼土诸梵众,嗟君扬道风。"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僧侣们的称颂和对朋友弘扬佛法的期望。“彼土”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诸梵众”泛指那里所有修行者。而“嗟君扬道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在遥远之地也继续传播禅宗的智慧和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解脱的佛学思想。同时,它也是对友情的一种赞美和寄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对朋友修为的尊敬。在唐代这样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当时文化的繁荣,也能窥见到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