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意已知师达了,儒书却为俗披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会 稽 仲 休 山 人 宋 /潘 阆 近 携 琴 鹤 游 东 越 ,曾 接 谈 谐 气 味 深 。佛 意 已 知 师 达 了 ,儒 书 却 为 俗 披 寻 。稽 山 有 雪 寒 凝 骨 ,鉴 水 无 风 冷 彻 心 。别 后 相 思 向 谁 说 ,只 应 霜 鬓 暗 相 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相(àn xiāng)的意思: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情况或真实意图。
东越(dōng yuè)的意思:指东方的越国,泛指东方。
后相(hòu xiā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才能看清真相或判断事情的结果。
稽山(jī shān)的意思:稽山指的是高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困难或障碍。
接谈(jiē tán)的意思:接受他人的邀请并进行交谈。
气味(qì wèi)的意思:指早起学习或工作,形容人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
琴鹤(qí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情高超,音乐和文学造诣极为出众。
儒书(rú shū)的意思:儒书是指儒家经典书籍,也可以泛指儒家的学说和文化。
霜鬓(shuāng bìn)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因年老而变白,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人的衰老。
谈谐(tán xié)的意思:指言辞谈笑逗趣,富有幽默感。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阆寄给友人仲休山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别后的思念之情。首句“近携琴鹤游东越”描绘了诗人带着琴和鹤游览东越之地的闲适生活,暗示了他与仲休山人之间的高雅情趣和交流。第二句“曾接谈谐气味深”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思想契合,谈吐投机。
第三句“佛意已知师达了”表明诗人对佛教的理解已经深入,而“儒书却为俗披寻”则暗示他在儒家经典中寻找世俗智慧,体现了他的博学多识。接着,“稽山有雪寒凝骨,鉴水无风冷彻心”两句以自然景象寓言,表达了友情的纯粹和内心的孤寂,即使在寒冷的稽山和鉴水边,也感受到别离的凄凉。
最后,诗人以“别后相思向谁说,只应霜鬓暗相侵”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岁月流逝、自己鬓发渐白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友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其一九日偕闺人登烟雨楼
叩红弦、画图飞入,楼台如此幽境。
重阳风日今年好,动我醉怀吟兴。栏共凭。
看隔水人家,约略烟中醒。凉云自迥。
听长短菱歌,两三渔笛,声逼晚天冷。
扶肩步,细印苔痕半径。清游滋味谁领。
桂花香透罗衫子,秋上鬓边蝉影。庭院静。
正寂寞无人,惟有斜阳等。垂杨渐暝。
见阵阵昏鸦,星星野鹭,疏落送归艇。
沁园春.寿李伯英太君
寿母康哉,婺星晖朗,高傍三台。
见西王法驾,双成旌旆,缤纷旖旎,烂熳昭回。
仙李蟠根,灵萱擢秀,管领春风着意栽。
天都上,正霞生海峤,云满蓬莱。养堂此日崔嵬。
更谁羡、怀清旧筑台。
便玉杖扶鸠,金书衔凤,绿尊泛蚁,华发凝鲐。
何物斑斓,阶前绣彩,鼎食纶褒次第开。
三千岁,待桃花结子,许我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