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避喧(bì xuān)的意思:避开喧嚣和嘈杂的环境,寻求宁静和安宁。
比丘(bǐ qiū)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梗泛(gěng f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观点广泛流传,普遍接受。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结交(jié jiāo)的意思:结交指与人建立关系,交朋友。
金银(jīn yín)的意思:金银指的是贵重的金属,也可以泛指财富和财富的象征。
空负(kōng fù)的意思:指本应承担某种责任或义务的人没有尽到责任,使得原本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情没有得到实现。
栗留(lì liú)的意思:形容人勤劳节俭,不浪费财物。
林黄(lín huáng)的意思:指树林中的黄色。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形成一片繁荣景象。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起去(qǐ qù)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也指事物的开始和结束。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四公子(sì gōng zǐ)的意思:指四个有名望、有才华、有地位的公子哥,也用来形容优雅、出众的男子。
五比丘(wǔ bǐ qiū)的意思:指五个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子升在甲辰小除夕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零落黄门欻白头”,以“零落”和“白头”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逝、人生沧桑之感。接着,“几年萍梗泛沧洲”一句,以“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多年来的流浪生涯。
“结交悔作四公子,学佛思随五比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选择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后悔自己曾与所谓的“四公子”为伍,而渴望能像佛教中的“五比丘”一样,过上清净修行的生活。
“穹室烟深归祀灶,金银云起去登楼”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与内心的矛盾。在简陋的居所中,烟雾缭绕,他似乎在祭祀灶神,反映了他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金银云起与登楼的想象,可能象征着对财富与地位的渴望,以及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最后,“明春未得避喧计,空负晓林黄栗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忧虑与遗憾。他担心明年春天到来时,仍然无法摆脱喧嚣的生活,辜负了清晨林间的黄栗留鸟的鸣叫,寓意着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矛盾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