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冬末春初时节,梅花凋零之际,诗人吴与弼在五峰山上接待友人胡十来访的情景。诗中通过“梅花残腊时”和“春光此同赏”这两句,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友情的温暖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虽自然环境变换,但人心之间的联系却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永恒不变的意境。
“梅花残腊时,访予五峰上。” 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梅花凋谢的冬季末尾,友人胡十前来拜访诗人吴与弼,地点则是在五峰山上。五峰山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壮丽感,也暗示了隐逸或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讵知萍梗踪,春光此同赏。”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萍梗踪”比喻短暂无常的人生际遇,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浮萍的感慨。然而,在这短暂的相聚中,他们却能共享春光的美好,享受友情带来的温暖与慰藉。这种情感的共鸣,跨越了物质世界的限制,展现了精神层面的深厚联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在时间长河中的恒久价值,以及在面对生命无常时,人们寻求心灵寄托与相互支持的普遍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戴文进溪山春雨图
林间雀声急,知有少女风。
溪云挟雨至,倏忽弥春空。
霏霏湿尽山桥路,行人冲雨行唤渡。
沾泥涉险亦何为,兴来疑向若耶去。
山环水绕路不分,绝径乃有逃名人。
贪看秀色卷帘坐,不觉岚气侵衣巾。
林花落地半随水,流向前溪犹未已。
新水才添势正雄,客舟多系垂杨里。
意匠经营何太奇,空堂素壁迥含姿。
恍然对此翻自讶,如在山村看雨时。
水调歌头
西山六街碧,尝忆酒旗秋。
神交一笑千载,冰玉洗双眸。
自尔一觞一咏,领略人间奇胜,无此会心流。
小驿高槐晚,绿酒照离忧。木犀开,玉溪冷,与谁游。
酒前豪气千丈,不减昔时不。
谁识昂藏野鹤,肯受华轩羁缚,清唳白蘋洲。
会趁梅横月,同典锦宫裘。
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
华鬓春风,长歌罢、伤今感昨。
春正好、瑶墀已叹,侍臣冥寞。
牙帐尘昏馀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
记往岁、龙坂误曾登,今飘泊。贤人命,从来薄。
流水意,知谁托。绕南枝身似,未眠飞鹊。
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
便江湖、与世永相忘,还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