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馀诗石,谁移榜县斋。
《绿筠轩观坡翁诗刻》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淲在绿筠轩中观赏苏轼(坡翁)诗歌刻字的情景。通过“野寺馀诗石”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置身于自然与文化交融的环境中,古老的诗石见证了历史的沉淀。接着,“谁移榜县斋”一句,既是对苏轼诗歌被精心安置于轩中的赞叹,也暗含着对诗人韩淲个人品味与审美追求的肯定。
“閒来得寻句,小立为兴怀”,这两句展现了诗人闲暇时寻觅诗句的乐趣,以及在欣赏过程中所激发的情感共鸣。这不仅仅是对苏轼诗歌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释放。
“人俗真难疗,言高不可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和个人言论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改变世俗的偏见和低俗是困难的,而高尚的言论则不应被埋没,应当得到传播和尊重。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
最后,“窗前有疏竹,大嚼对吾侪”,通过描绘窗外疏竹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们共享这份雅趣的情境。这里的“大嚼”并非指实际的饮食,而是比喻性地表达出诗人与朋友们畅谈、分享知识和情感的愉悦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苏轼诗歌的深情厚爱,也反映了其对于社会、文化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以及与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