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别,烟云如昨辞。
萧魏故已尘,符杨亦川驰。
拂床归尘壁,再觅旧游诗。
红葩列涧艳,碧茑悬林丝。
坛空仙驭远,谷断啼猿悲。
白鹿(bái lù)的意思:指白色的鹿,比喻稀罕的珍品或难得的事物。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草草(cǎo cǎo)的意思:草率、匆忙、不认真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归山(guī shān)的意思:归还山林,指归隐山野,远离尘嚣。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红葩(hóng pā)的意思:形容美丽而出众的女子。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静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在节日或重要场合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的行为举止。
旧游(jiù yóu)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游伴。
旧诗(jiù shī)的意思:指古代的诗歌作品,也用来形容旧时代的事物、观念或价值观。
老东(lǎo dōng)的意思:指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路歧(lù qí)的意思:指道路分叉的地方,引申为选择困难,摇摆不定的境地。
前世(qián shì)的意思:前世指的是过去的生活,尤指前世的因果报应。
山会(shān huì)的意思:指山林中的会面,也用来形容难得的重逢或稀罕事物的相遇。
时手(shí shǒu)的意思:指能够掌握时机和把握机会的人,也可以指具有灵巧、敏捷手腕的人。
世翁(shì wēng)的意思:世代长辈的尊称
石台(shí tái)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晚会(wǎn huì)的意思:晚会指在晚上举行的集会或聚会,是人们在休闲、娱乐或庆祝活动中相聚的场所。
五老(wǔ lǎo)的意思:指五位年长的长者,也可指五个有经验的人。
无令(wú lìng)的意思:没有约束或指令,自由自在。
仙驭(xiān yù)的意思:指仙人驾驭神马,形容人驾驭神奇的事物或掌控自如。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遗基(yí jī)的意思:残存的基础或遗迹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驭远(yù yuǎn)的意思:掌控遥远的地方或事物,善于处理远距离的事务。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众院(zhòng yuàn)的意思:指众多的院子,形容人多。
中身(zhōng shēn)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在实质或内部构造。
族长(zú zhǎng)的意思:指家族或部落中的首领,也可引申为某一群体或组织的领导者。
北山移(běi shān yí)的意思:指北山、移动,形容事物位置转变或迁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杪春再游庐山》,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庐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二十七年别,烟云如昨辞”,表达了诗人与庐山分别已有二十七年,但眼前的景致仿佛昨日一般清晰,流露出对庐山景色的深刻印象和怀念之情。
接着,“偶逢行春日,得遂归山期”两句,写出了诗人偶然在春天出游,得以实现再次探访庐山的愿望,心情愉悦。
“晓驾出湓城,晚会东林师”描述了诗人清晨驾车离开湓城,傍晚才抵达东林寺的情景,体现了旅途的漫长和对庐山的向往。
“巡廊阅众院,遍读新旧诗”则展现了诗人游览庐山各处寺院,阅读新旧诗歌的场景,体现了他对文化与艺术的热爱。
“萧魏故已尘,符杨亦川驰”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感慨。
“拂床归尘壁,再觅旧游诗”表现了诗人整理床铺,回到熟悉的环境,再次寻找往日游历庐山时留下的诗篇,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南访静节居,石台有遗基”、“红葩列涧艳,碧茑悬林丝”等诗句,生动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
“迢递二霄峰,晴云间出危”、“坛空仙驭远,谷断啼猿悲”等句子,则通过描绘山峰、云雾、仙人遗迹和山谷中的猿声,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独特魅力的感悟。
最后,“白鹿旧洞门,五老东一枝”、“当时手结茅,聚族长在兹”等诗句,通过具体的景物和历史故事,展现了庐山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
“孙侄皆后来,非我昔所知”、“生为前世翁,安得不涕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庐山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
“白发唯两人,形骸久支离”、“虽同故山会,草草如路歧”、“惆怅尘中身,何由重来斯”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依恋和对再次造访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无令诮馀者,更效《北山移》”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自己的心境能够像《北山移》那样,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的深厚感情和对生命、时间、自然、文化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