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万(bǎi wàn)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数量巨大。
待得(dài de)的意思:等待得到;等得住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历块(lì kuài)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马(rén mǎ)的意思:指人和马,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敏捷。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烧灯(shāo dēng)的意思:形容夜间不休息,继续学习或工作。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衔枚(xián méi)的意思:指人们在行动或言语中隐晦地表示某种态度或意图。
向明(xiàng míng)的意思:向着明亮的方向前进,意味着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宵征(xiāo zhēng)的意思:宵征是指在夜间出兵作战或进行巡逻的行动。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月底(yuè dǐ)的意思:指时间的最后一天或最后一段时间
转战(zhuǎn zhàn)的意思:转战指的是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战斗或行动,也可以表示频繁地转换战场或领域。
- 鉴赏
此诗《走马灯》由元末明初诗人邾经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行军的壮丽景象。开篇“清时何事及宵征”,以清朗的时令反衬出军队夜间行进的紧迫与必要。接着“人马萧萧夜向明”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紧张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回响。
“历块风前微有影,衔枚月底寂无声”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将行军的艰难与士兵的纪律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风中微影,月底寂声,不仅描绘了行军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也体现了士兵们严格遵守纪律、默默无闻的精神风貌。
“一身转战三千里,数骑看为百万兵”则进一步展现了军队的庞大与战斗力,即使是一小队人马,也能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暗示了军队的强大与士气的高昂。
最后,“待得烧灯佳节过,烽烟永息贺升平”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结束后的庆祝,预示着战争即将过去,人们将迎来安宁与繁荣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英勇,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与祝愿,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