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刘 昱 唐 /李 颀 八 月 寒 苇 花 ,秋 江 浪 头 白 。北 风 吹 五 两 ,谁 是 浔 阳 客 。鸬 鹚 山 头 微 雨 晴 ,扬 州 郭 里 暮 潮 生 。行 人 夜 宿 金 陵 渚 ,试 听 沙 边 有 雁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金陵(jīn líng)的意思:指南京市,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城市。
浪头(làng tou)的意思:指海浪的顶端,也比喻危险或困难的局势。
鸬鹚(lú cí)的意思:形容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试听(shì tīng)的意思:试听指的是在听取音乐、广播、录音等之前先试听一下,以确定是否满意或合适。
五两(wǔ liǎng)的意思:指财富、财产。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 注释
- 苇:芦苇。
浪头:掀起的波浪。
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浔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鸬鹚:一种鸟,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属于鹈形目鸬鹚科。
郭:外城。
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古称。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 翻译
-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
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
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
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来表达诗人送别时的愁苦之情。首句“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设定了秋季的氛围,苇花在寒风中摇曳,而江水的浪花也因秋风而变得白茫茫的一片,这既描写了景色,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萧瑟孤寂。
接着“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一句,通过北风的吹袭和“五两”的重量,强调了秋风的凛冽与力量,而“谁是浔阳客”则是在询问或是在感慨,那些行人能够在这样的天气中坚持前行,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关心和对友人的思念。
第三句“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继续展开秋日的景色。鸬鹚是古代传说中的水鸟,这里的鸬鹚山头微雨,描绘了一种细雨初歇、天气即将转晴的情景,而“扬州郭里暮潮生”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变换,暮色中潮汐的涌动给人以深远之感。
最后两句“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诗人设想自己在夜晚停泊于金陵渚(古代的地名),而在静谧的夜色中,去倾听沙滩上的雁鸣。这里的“雁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象征着远方来客的消息和寂寞孤独的诗人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融入,表现了送别时的情怀与深沉的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姚园同德甫明卿元美燕集分赋下字
帝遣春风来蓟门,吹作蘼芜绿遍野。
我本商山采薇客,遇尔潇湘佩兰者。
鞭龙直上碣石宫,披云高卧昆仑下。
袖里瑶华寒不开,洞口新松翠可把。
一酌沧江破几筵,词组青山堕杯斝。
君不见长安意气五陵豪,笑杀文园病司马。
还至别业五首·其一
游子倦行役,岁暮返旧疆。
旧疆郁垒垒,观者嗟道旁。
入门见所亲,涕下各沾裳。
束发去家园,骨肉参以商。
山川阻悠邈,一别永相望。
何晤今兹夕,还复登高堂。
兄弟敕中厨,堂上罗酒浆。
酒中阿母言,见汝重彷徨。
汝今幸来归,汝父在何方。
闻之亦陨涕,四座莫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