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清 / 郑骞   形式: 词

密叶翻风,残花布地。此身又把危阑倚。

宵深曾插鬓边斜,明朝镜里花憔悴

倦矣征尘凄然旅思。灯前瘦影惊如是

怜花自谶两无凭从今收拾伤春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花(cán huā)的意思:指已经凋谢或残缺不全的花朵,比喻事物或人的状况不完整或不完美。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花布(huā bù)的意思:形容事物花纹繁复,五颜六色。

旅思(lǚ sī)的意思:指在旅途中思念家乡、亲人或朋友的情感。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凄然(qī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无凭(wú píng)的意思:没有凭证或证据。

征尘(zhēng chén)的意思:指远行或出征,离开家乡,去寻找更好的机会或境遇。

鉴赏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旅人深夜倚栏,感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场景。开篇“密叶翻风,残花布地”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象,落叶随风翻飞,残花铺满地面,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寂寥的氛围。接着,“此身又把危阑倚”,点明了人物的动作和情感状态,他再次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宵深曾插鬓边斜,明朝镜里花憔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夜晚插入鬓间的斜发到次日镜子中呈现的憔悴面容,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疲惫与哀愁。

“倦矣征尘,凄然旅思。”“倦矣”表达了对旅途劳顿的疲惫感,“征尘”则指代了远行的路途,而“凄然旅思”则直接点出了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灯前瘦影惊如是。”这一句通过描绘灯下瘦弱的身影,强化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和自我反思的情绪。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最后,“怜花自谶两无凭,从今收拾伤春泪。”“怜花”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自谶”意味着自我预言或预感,暗示了主人公对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或痛苦的担忧。“两无凭”强调了这种忧虑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把握性。“从今收拾伤春泪”则表达了主人公决定面对现实,即使心中充满悲伤,也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旅人在异乡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情感和命运的无奈。

作者介绍

郑骞
朝代:清

郑骞(1906~1991)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 辽宁铁岭人。后迁北京。毕业于燕京大学,曾先后执教于北京汇文中学、燕京大学、台湾大学,并曾在香港及美国讲学。他治学严谨,对古典诗词曲钩沉发微,有独到见解。著有《景午丛编》,集有他的重要论文86篇。他曾对元杂剧的存佚做过统计,提出重编元剧总目计划。他也用过20年的时间,对北曲旧谱的牌调全部作品加以比较归纳,重新编纂《北曲新谱》、《北曲套式汇录详解》等,为研究北曲曲律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从子鹓以其兄相之丧及妻子归故乡因示三绝句·其一

六载天涯一度来,匆匆临别复徘徊。

汝身长大吾衰病,相见从今更几回。

(0)

杨补之掀篷图

玉节葳蕤导羽麾,香风吹度翠云涯。

披图彷佛如曾见,江上孤篷岁晚时。

(0)

题舒有常画

河阳县里花争发,彭泽门前柳正繁。

公暇小亭无俗吏,坐听流水出松根。

(0)

挽刘仲海·其二

竹窗幽户久栖迟,不道无官枉盛时。

綵笔长书五花诰,大儿身到凤凰池。

(0)

题弼侄山水·其一

斋居无俗事,清眺擅吴江。

水郭团农舍,柴门系钓艭。

(0)

渡河

骑马渡河水,马渴未即渡。

饮足不须鞭,腾踏长嘶去。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