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发地(fā dì)的意思:指事物的出处、起源。
寒草(hán c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冷落、无人问津。
荷屋(hé wū)的意思:指房屋被荷叶覆盖,形容环境清幽、宁静。
兰皋(lán gāo)的意思:指山林中的美丽景色。也用来形容诗文或音乐的优美。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泉源(quá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来源或根本原因。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沙际(shā jì)的意思:沙际是指沙地的边缘,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边际或极限。
演漾(yǎn y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多用于形容事物的连续、循序渐进的变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边生长的蒲草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首句“泉源出山下”,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背景——山脚下涌出的泉水,为后续景象的铺垫奠定了基础。接着,“蒲生遍汀曲”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蒲草在水边广泛生长的场景,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波中演漾春,沙际参差绿”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和水边的景色。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着春天的生机,而沙岸上绿意盎然,层次分明,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离离映寒草,冉冉依荒竹”则通过对比寒草与荒竹,强调了蒲草坚韧的生命力。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蒲草依然挺立,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最后,“发地辟兰皋,临流葺荷屋”两句,将视线转向更广阔的视野,描绘了蒲草与兰花、荷花共生共存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植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边蒲草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