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边鸥汎处,净绿昼愔愔。
烟生遥岸白,云过半溪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日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边鸥鸟自由飞翔的场景,以及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苕边鸥汎处”,点明地点在苕水之畔,鸥鸟在水面自由游弋,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净绿昼愔愔”一句,通过“净绿”和“愔愔”两个词,描绘了水面的清澈与白天的宁静,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老柳花狼藉,新秧水浅深”两句,将画面进一步丰富。老柳树上的花朵散落一地,展现出春天的生机;而水中新生的秧苗,或浅或深,暗示着生命的成长与变化。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
“烟生遥岸白,云过半溪阴”则将视线拉远,远处的岸边升起淡淡的白烟,与天际的云朵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同时,云影掠过溪面,带来了一丝阴凉,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感。
最后,“容与归桡晚,闲莺相棹吟”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乘船归来的情景。此时,悠闲的黄莺似乎也在船行中相伴,吟唱着欢快的曲调,为这幅画卷添上了生动的一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沈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
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
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
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
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