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治吾封好,六春寓水滨。
忘机鸥共适,徵异雉来驯。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涵水(hán shuǐ)的意思:指心胸广阔,能容纳各种不同的事物和观点。
秋碧(qiū bì)的意思:秋天的景色明亮而美丽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渔父曲(yú fǔ qǔ)的意思:比喻人世间的忧愁、悲伤或苦难。
这首诗描绘了方侯在临封的德政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民和谐、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美好画面。
首句“侯治吾封好”,开篇即点明方侯治理有方,使得地方安宁有序,百姓生活安定。接着,“六春寓水滨”描述了四季更迭,方侯长居水边,与自然亲近,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生活态度。
“忘机鸥共适,徵异雉来驯”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鸥鸟和雉鸡视为方侯品德的象征,它们在方侯的治理下,不再畏惧人类,与人和谐相处,进一步烘托出方侯仁德之风。
“秋碧天涵水,江清月对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图景,碧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皎洁的月光与人相对,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象征着方侯的政绩如同这美景一般,深入人心,令人向往。
最后,“濯缨渔父曲,不厌往来频”以渔父之歌为喻,表达了方侯深受百姓爱戴,人们频繁地前来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整个画面充满了和谐、宁静与美好,展现出方侯德政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赞美了方侯的德政,以及他在地方治理中所展现出的人文关怀和与民同乐的精神风貌。
年来惯行役,楚尾又吴头。
餐霞吸露,何事佳处辄迟留。
云听渔舟夜唱,花落牧童横笛,占尽五湖秋。
胡床兴不浅,人在庾公楼。
绣帘卷,曲阑暝,翠鬟愁。
森罗万象,与渠诗里一时收。
天设四桥风月,地会三州山水,邀我伴沙鸥。
明朝起归梦,一枕过苹洲。
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
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
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
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楼。
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
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
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
残霞似相贷,一缕媚汀洲。
年来衰懒,渐无心赏遍,目前佳趣。
寂寂墙险春荠老,不到先生鼎俎。
诗卷寻医,禅林结局,酒入昏田务。
山头云气,为谁来往朝暮。
犹有筇杖多情,扪萝踏石,坠半严华雨。
更向葭丛摇短艇,惊起飞鸿烟渚。
横玉凄清,焦桐古淡,一笑忘千虑。
更阑人静,此声今在何处。
冯夷微怒,被鲛人水府,织成绡縠。
何处飞来双白鹭,点破一溪寒玉。
岸柳烟迷,海棠酒困,赢得春眠足。
凭栏搔首,为谁消遣愁目。
遥想居士床头,竹渠新雨。
溜瓮中春醁。
不惜千钟为客寿,倒卧南山新绿。
晚月催归,春风留住,费尽纱笼烛。
恍疑仙洞,梦游天柱林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