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夜 听 业 上 人 弹 琴 唐 /齐 己 万 物 都 寂 寂 ,堪 闻 弹 正 声 。人 心 尽 如 此 ,天 下 自 和 平 。湘 水 泻 秋 碧 ,古 风 吹 太 清 。往 年 庐 岳 奏 ,今 夕 更 分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古风(gǔ fēng)的意思:指古代的风格、氛围或风尚。
和平(hé píng)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指没有战争的状态。保卫和平。(作宾语)
(2) (形)温和;不猛烈。药性和平。(作谓语)
[构成]
并列式:和+平
[反义]
战争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庐岳(lú yuè)的意思:指庐山和岳阳山,泛指名山大川。
秋碧(qiū bì)的意思:秋天的景色明亮而美丽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水泻(shuǐ xiè)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太清(tài qīng)的意思:非常明亮清澈,没有杂质和污垢。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往年(wǎng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份;以往的岁月。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正声(zhèng shēng)的意思:指正确的声音或言论。
- 注释
- 万物: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寂寂:寂静无声。
堪闻:能够听到。
弹正声:弹奏的纯正之音,比喻正确的言行或道理。
人心:人们的内心。
尽:全,都。
如此:像这样。
天下:指整个国家或世界。
自和平:自然会和平。
湘水:湖南的湘江,这里泛指美丽的河流。
泻:流淌,倾泻。
秋碧:形容秋水清澈碧绿。
古风:古代的、淳朴的风气。
太清:指天空或宇宙的最高处,这里形容极其清朗的境界。
往年:以往的年岁,从前。
庐岳:即庐山,中国名山,这里代指高洁之地。
奏:演奏,也可引申为表达或展现。
今夕:今晚,现在。
更分明:更加清晰,更加明白。
- 翻译
- 万物都寂静无声,只听见弹奏的正音响起。
若人人都能如此心静,天下自然会和平安宁。
湘江的水流淌着深秋的碧绿,古老的风荡涤着宇宙的至清。
往昔在庐山奏出的曲调,今晚听起来更加清晰明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静谧图景,万物沉寂,只有琴声在空中回荡。这种境界反映了人心归于平和,不再有世间的喧嚣与纷争。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两句,用了湘江之水以比喻秋夜的深邃清澈,以及古老的风格中蕴含的超然脱俗。这种景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它们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则是诗人回忆过去在庐山(庐岳)的琴声,并对比现在夜晚听到的琴声更加清晰。这不仅是对音乐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化和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之景与琴声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林弓寮归闽省觐竹豀中书往赴安豀县新任
当展经纶志,初为抚字官。
五弦能自爱,百里几民安。
此去还家便,知非行路难。
蒍于歌一曲,先合尽亲欢。
另我重云里,扬舲积雨余。
预愁千里道,难寄一缄书。
暂尔还豀馆,重来任石渠。
明朝谩凝睇,舟已过桐庐。
余行江湖余五十载备知交态唯心史观熏自闻始
小人必树党,势利相因依。
势成乃翕合,势去还暌离。
君子贵独立,中心存不欺。
荣华羞附丽,衰谢罔弃遗。
君子与小人,於此常见之。
君子诚可守,小人足堪嗤。
君不见媚春野卉亿万数,花栏映发如有期。
一朝霜风肆凌厉,傍睨不复相扶持。
涧底乔松过百尺,干宵直上无附枝。
黛色不为时所变,澹然自有岁寒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