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贾 平 章 咸 淳 庚 午 冬 大 雪 遗 安 抚 潜 侍 郎 诗 宋 /鲍 度 一 陶 催 发 万 园 林 ,平 施 工 夫 天 地 心 。计 出 陈 奇 殲 巨 寇 ,盟 推 滕 六 长 诸 任 。三 登 气 象 先 呈 腊 ,一 统 封 疆 后 视 今 。多 谢 玉 龙 擎 重 力 ,太 平 蓑 笠 好 溪 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陈(chū chén)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或技艺超过了自己所在的环境或时代,出类拔萃。
催发(cuī fā)的意思:催促或推动事物发展或实现
地心(dì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中心,也指地球的中心。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封疆(fēng jiāng)的意思:封疆是指古代帝王对功勋卓著的将领或官员进行封赏,使其在边疆地区担任守卫和管理职责。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平施(píng shī)的意思:平等地施予或分配。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三登(sān dēng)的意思:三次登上
施工(shī gōng)的意思:进行建筑或工程的施工作业。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滕六(téng liù)的意思:指人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和责任,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或亲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谢玉(xiè yù)的意思:指珍贵的玉石,比喻珍贵的人才或重要的财富。
一统(yī tǒng)的意思:统一、统治全国或某个地区
一陶(yī táo)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性格像陶器一样纯洁、完美。
玉龙(yù lóng)的意思:指美丽而又威武的龙。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重力(zhòng lì)的意思:指事物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向下运动,比喻事物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使其向下发展或下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大雪之后的景象,以及对贾平章和安抚潜侍郎的赞美。首句"一陶催发万园林",以雪比喻贾平章的影响力,如陶公之风,唤醒了冬日沉寂的园林。次句"平施工夫天地心",赞扬他们公正无私的治理精神,如同天地般宏大且用心。
"计出陈奇歼巨寇",暗示他们巧妙的策略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展现了智谋与勇气。"盟推滕六长诸任",将他们比作古代神话中的雨神滕六,象征着他们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担当。"三登气象先呈腊",描述雪景之美,预示着冬季的到来。
"一统封疆后视今",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宁的期许,同时也回顾了过去的成就。最后两句"多谢玉龙擎重力,太平蓑笠好溪阴",再次感谢贾平章的贡献,祝愿他在太平盛世中享受宁静的生活,如同渔夫在溪边披着蓑衣,悠然自得。
整首诗语言凝练,寓言丰富,既赞美了官员的才能,又寄寓了对国家安定的期盼,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