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
- 翻译
- 穿着蕉叶做的衣服抵御炎热,手扶轻盈的竹杖步履轻快。
倚着栏杆诵读经文,沿着走廊散步分发草药。
暮色中的木槿花不待风就凋落,秋天的虫子在预示雨的到来。
身体闲适时应当休息,即使生病也有平静的心情。
- 注释
- 禦热:抵挡炎热。
蕉衣:用蕉叶做成的衣服。
扶羸:扶持虚弱的人。
竹杖:竹制的手杖。
诵经:念诵佛经或儒家经典。
凭槛立:靠着栏杆站立。
散药:分发药品。
绕廊行:沿着走廊行走。
暝槿:傍晚的木槿花。
无风落:花自然凋落。
秋虫:秋天的昆虫。
欲雨鸣:像要下雨前鸣叫。
身闲:身体闲适, 没有忙碌的事。
将息:休息,调养。
病亦有心情:即使生病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 鉴赏
诗人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净幽雅的生活画面。"禦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中的"禦热"指的是避暑,而"蕉衣"则是用banana leaves制作的衣服,用来遮阳;"扶羸"即是依靠,而"竹杖"则是一种由竹制成的手杖,常被老人使用。诗人穿着清凉的衣物,手持轻盈的竹杖,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安逸和自在。
接着的"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则描绘出一幕宁静的宗教仪式或日常生活。"诵经"即念经,是一种佛教修行的方式;"凭槛立"表示倚靠在栏杆上站立,而"散药"可能是指布施或分发药物;"绕廊行"则是在走廊上来回踱步。这里诗人似乎在描述一种宗教修行或者慈善活动的场景,给人以平和安宁之感。
第三句"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转换了画面,表现出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暝槿"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天气,而"无风落"则描绘出叶子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缓缓飘落;"秋虫"即秋天的声音,而"欲雨鸣"则是形容昆虫在将要下雨前发出的鸣叫声。诗人通过这两种景象,传达了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生机。
最后两句"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体验。"身闲"意味着身体上的安逸,而"当将息"则是应当静养之意;"病亦"指的是虽然生病,但"有心情"则显示了即便是在不健康的情况下,内心仍旧保持一种平和或者说是一种对生活的关注。这里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珍惜每一刻时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平淡中寻找内心平衡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室洞
天王峰南石室洞,怪特不与寻常同。
石门巉岩天所凿,门内夷旷驱车通。
偃然灵穴邃且广,步履出没忘西东。
其间异状多所类,悬乳往往成鼓钟。
龟头俯视露岩腹,寿与岁月应无穷。
团团一窍透千尺,天使日月光来容。
洞前佛氏殿阁峻,相直气象增其雄。
我为俗吏虽局蹐,所至安肯遗幽踪。
金华灵岩著于婺,每越疆境为游从。
尝恨昔年之富川,便道不得寻龟峰。
尘怀不惬十馀载,每见图画加忡忡。
去春来此路复过,篮舆暮触烟霭重。
纵观虽未尽吾兴,聊塞所欲平饥空。
到官萍邑已逾岁,坐拥民事劳颛蒙。
滞祛敝革固用日,佳趣不暇先牢笼。
称来公馀得兹洞,疏爽为我开情悰。
金华龟峰虽未及,此地有此为难逢。
谩拈秃笔写白石,但记姓字于其中。
却登净宇祇独宿,蒲牢压旦还撞舂。
归鞭遽去有馀约,后会结客临春风。
《石室洞》【宋·韦骧】天王峰南石室洞,怪特不与寻常同。石门巉岩天所凿,门内夷旷驱车通。偃然灵穴邃且广,步履出没忘西东。其间异状多所类,悬乳往往成鼓钟。龟头俯视露岩腹,寿与岁月应无穷。团团一窍透千尺,天使日月光来容。洞前佛氏殿阁峻,相直气象增其雄。我为俗吏虽局蹐,所至安肯遗幽踪。金华灵岩著于婺,每越疆境为游从。尝恨昔年之富川,便道不得寻龟峰。尘怀不惬十馀载,每见图画加忡忡。去春来此路复过,篮舆暮触烟霭重。纵观虽未尽吾兴,聊塞所欲平饥空。到官萍邑已逾岁,坐拥民事劳颛蒙。滞祛敝革固用日,佳趣不暇先牢笼。称来公馀得兹洞,疏爽为我开情悰。金华龟峰虽未及,此地有此为难逢。谩拈秃笔写白石,但记姓字于其中。却登净宇祇独宿,蒲牢压旦还撞舂。归鞭遽去有馀约,后会结客临春风。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9267c718f31362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