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犹存丙舍田,数椽不改扶阳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窜(bēn cuàn)的意思:形容快速奔跑或迅速行动。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鬓发(bìn fà)的意思:指鬓角上的头发,常用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头发已经开始变白。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草衣(cǎo yī)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衣着。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赤眉(chì méi)的意思:形容愤怒、暴怒的样子。
传经(chuán jīng)的意思:传递经文或经书。也指传授经典知识或传承学问。
忉利(dāo l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形象、容貌丑陋不堪。
放歌(fàng gē)的意思:指高兴地歌唱或欢快地歌舞。
干时(gàn shí)的意思:指机会、时机。也可以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
高隐(gāo yǐn)的意思:高度隐蔽、隐藏得很深。
即今(jí jīn)的意思:即刻,现在。
家世(jiā sh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系和家族的声誉。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绝迹(jué jì)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绝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两生(liǎng shēng)的意思:两个生命或两种生活状态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明殿(míng diàn)的意思:指宫殿大厅中的正殿,也泛指皇宫或官府中的主要场所。
牧竖(mù shù)的意思:指牧竖牛羊,比喻管理和调度下属或部下。
木食(mù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没有口才,说话不利索,不善言辞。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樵夫(qiáo fū)的意思:指樵夫的生活艰苦,形容人生困苦或贫苦。
丘园(qiū yuán)的意思:指智慧高深、学识渊博的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商洛(shāng luò)的意思:指商业繁荣、贸易兴旺的地方。
时名(shí m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背景下,名声很大、很响亮。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遂能(suì néng)的意思:能够顺利实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坛席(tán xí)的意思:坛席是指在会议、座谈或讲座等场合上,主持人或主讲人的座位,也泛指会议或座谈会。
铜马(tóng mǎ)的意思:指古代铜雕马像,比喻虚有其表、外表华丽却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无比(wú bǐ)的意思:非常、极其,用来形容某种程度超过一切可比较的限度。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阳宅(yáng zhái)的意思:指人居住的房屋所在的地方。
议礼(yì lǐ)的意思:
谓议论礼制。《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郑玄 注:“礼,谓人所服行也。” 朱熹 集注:“礼,亲疏贵贱相接之体也。” 宋 袁燮 《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丞相言议礼之地,最要得人。” 明 王祎 《唐五礼序》:“是用为之序论,以著其説,庶议礼之家,得以慎所择焉。”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两 汉 议礼之文,博引数説,以己意折衷,近於考据。”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园客(yuán kè)的意思:指在园林游览时的客人,也用来形容游客或参观者。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真无(zhēn wú)的意思:真实无误,完全没有。
紫云(zǐ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峰或云彩呈现出紫色,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峻峭山峰。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忉利天(dāo lì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没有一丝云彩。
鲁两生(lǔ liǎ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生活或行为非常粗俗、低级。
山光水色(shān guāng shuǐ sè)的意思:指山的光彩和水的颜色,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何生的隐士生活于紫云之山澉湖水旁的宁静景象。何生出身显赫,却无意于世俗名利,早年便投身教育,传授经典,后又以高深的学识轻视与他同辈的学者。然而,明朝末年的战乱使得他不得不隐居山林,远离尘嚣。
诗中提到,何生在山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与牧童和樵夫为伴,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他不拒绝宾客来访,也不厌倦四季的更迭,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晚年,他依然坚守在山中,专心著书立说,与自然融为一体。
诗的最后一段描述了何生的生活状态:他以木食草衣度日,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不知道自己的白发究竟长了多少。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何生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周御史二十韵
同游河北后,共抵浙西初。
独倚知心旧,翻成会面疏。
三年仍契阔,万里更吹嘘。
小子无奇气,先生有过誉。
见称司马赋,求授夏侯书。
仓卒排归计,淹留著寓居。
已非兴俊逸,犹是主痈疽。
名士多亲我,诸公或请予。
驾言将采芑,即事欲连茹。
顾尔伤流矢,居然恨倚闾。
惊心闻杜宇,过眼易蟾蜍。
忽召抽金匮,俄徵论石渠。
文章殊贾马,谋略匪严徐。
薄技终难效,穷愁只自如。
尚矜存弊履,不肯曳长裾。
与作栖梁燕,宁为呼辙鱼。
仪形长日想,怀抱几时摅。
奏疏闻当宁,抽毫待直庐。
乌台弦既改,鳌禁席仍虚。
马首何由见,分光兴有馀。
《寄周御史二十韵》【元·杨载】同游河北后,共抵浙西初。独倚知心旧,翻成会面疏。三年仍契阔,万里更吹嘘。小子无奇气,先生有过誉。见称司马赋,求授夏侯书。仓卒排归计,淹留著寓居。已非兴俊逸,犹是主痈疽。名士多亲我,诸公或请予。驾言将采芑,即事欲连茹。顾尔伤流矢,居然恨倚闾。惊心闻杜宇,过眼易蟾蜍。忽召抽金匮,俄徵论石渠。文章殊贾马,谋略匪严徐。薄技终难效,穷愁只自如。尚矜存弊履,不肯曳长裾。与作栖梁燕,宁为呼辙鱼。仪形长日想,怀抱几时摅。奏疏闻当宁,抽毫待直庐。乌台弦既改,鳌禁席仍虚。马首何由见,分光兴有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667c68c98d5b88715.html
缙山张君荣字仲华来丞抚之崇仁历两政六年心平气顺上下相安如一日虽有远役重劳亦无阙事甚可称也予之閒居相爱如故旧每怀扈从东道往来缙山道中见其风土之胜民俗之美未尝不谈道以为乐于其受代调官京师因记之以诗而与之别明年进秩南来观旧治父老儿童相迎于东门之外又当歌此以为一笑之欢也
昔从时巡出缙山,翠畦绿树画图间。
驱车百折龙门险,载笔千峰虎帐閒。
麦粉劝尝银缕熟,粱炊持献玉浆还。
道旁父老应常好,为说乡风一破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