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帘(chuí lián)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将帘幕垂下,表示退位或辞职。
分清(fēn qīng)的意思:指辨别清楚、区分明白。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客怀(kè huái)的意思:指待客之态度诚恳、真诚。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秋至(qiū zhì)的意思:秋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正式开始,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一步。
散丝(sàn sī)的意思:指线头分散开,不聚拢成一束。比喻事物分散、不集中。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无藉(wú jiè)的意思:没有借口或理由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应节(yīng jié)的意思:指根据节日、场合或时令的特殊要求,做出相应的举止、行为或准备。
雨散(yǔ sàn)的意思:指雨过后云散,天空放晴。
作声(zuò shēng)的意思:指发出声音或表达意见。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新的诗,以立秋时节的细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细雨散丝明",形象地写出雨丝如丝线般细腻,洒落窗户,光线透过雨幕显得明亮。"应节庭梧已作声",暗示着秋意渐浓,庭院中的梧桐开始发出秋声。
诗人欣喜于酷暑即将过去,"差喜暑阑三伏尽",表达对凉爽秋天的期待。"便看秋至十分清",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清爽与宁静。室内,诗人坐在湿润的帘幕下,弹琴读书,感受到的是宁静与文化的滋润;漫步时,穿着轻薄的苎葛衣,更显舒适。
最后两句"又是年时刚过半,客怀无藉梦魂惊",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外漂泊的游子情怀,梦中也难掩思乡之情,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景抒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内翰太中以某伏谒郡斋特赐长句谨和拜酬
寒人气象寒于冰,闻有嘉运无由乘。
阳和吹嘘品汇生,燕谷冻瘁漠未惊。
年华四十盱畔城,惯处涸竭忘流盈。
六张五角长合并,百虑一得嗟何曾。
鸣悲自昔起不平,苦调往往抽毫成。
穷衰到处难得朋,坐使见笑苍蝇声。
心知俗誉不足荣,分死枯槁羞逢迎。
由来极晦亦小明,不在壹郁居蛮荆。
翰林先生天下名,风裁如鉴初无情。
偶然误许筳与楹,重言既出众懦兴。
譬彼卧蛰因雷醒,恩文抚接曲尽诚。
更剡荐牍辨玖琼,匹夫有获万口称。
此世不复投清泠,正恐疏阔如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