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似(bǐ sì)的意思:形容相似或相仿。
风木(fēng mù)的意思:指人品或道德高尚,坚守正义而不受外界诱惑或压力的人。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前回(qián huí)的意思:上次,上回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瘦生(shòu shēng)的意思:瘦弱的人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见(zhōng jiàn)的意思:指能够从一件事物的局部看出整体的特点或本质。
竺寒(zhú hán)的意思:竺寒指的是一个人的心情或者情绪非常低落、沮丧。
太瘦生(tài shòu shēng)的意思:指人体非常瘦弱,没有力气。
- 翻译
- 印度寒泉夜晚明亮照耀,深深洞穴中曾听见几声潺潺。
秋风吹过树叶的画面浮现眼前,比起上次显得更加清瘦无力。
- 注释
- 天竺: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寒泉:寒冷的泉水。
夜月明:夜晚明亮的月光。
洞深:深邃的洞穴。
两三声:偶尔几声。
秋风:秋天的风。
木叶:落叶。
图中见:在画面中显现。
比似:比较像。
太瘦生:过于消瘦的形象。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天竺之下的寒泉在月光下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诗人通过“洞深曾听两三声”表达了对这份宁静的体验和欣赏。接下来,“秋风木叶图中见”则将视线转向一幅画作,画中的秋风吹动着树叶,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景象。“比似前回太瘦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此番景致与往昔相比之下的感慨,或许是对于时光流转、万物更新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戊辰闰月晋康久不雨上弦日祷于圣妃诸祠拜罢雨作连日沾洽倅车陈赋诗次韵谢答
两鬓闲时为国苍,况乘五马小腾骧。
方当赤地頞皆蹙,据尔黄堂心独凉。
雷雨影从千里快,犁锄忽起一时忙。
少宽郡守汉丞责,幸不空餐粟一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