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曲》全文
- 鉴赏
这首《寄远曲》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寒冷季节里思念远方戍边丈夫的情景。
首句“辽西遣戍未期回”,点明了故事背景——丈夫被派遣到辽西边疆守卫,归期未定。这句简洁有力,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透露出女子对丈夫安危的担忧和对团聚的渴望。
次句“捣尽寒衣无寄媒”,描述了女子为丈夫准备衣物的场景。在寒冷的季节里,她将衣物一一捣平,以确保丈夫在边疆能保暖。然而,由于丈夫远在边关,无法亲自将衣物寄去,使得这份心意显得格外沉重和无奈。
第三句“砧响只凭风送去”,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深情与无奈。捣衣声(砧响)象征着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关怀,但这份情感只能借助风力传递,无法直接送达丈夫身边。这一细节巧妙地表现了距离的遥远和沟通的困难,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最后一句“边头风又自西来”,以自然界的风作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风的方向也暗含了时空的距离感,强调了主人公与远方丈夫之间的物理隔阂。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环境特征,还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空间的广阔。
整体而言,《寄远曲》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如捣衣、风送思念等,生动地展现了边疆战争背景下普通家庭的离别之苦和对和平团圆的深切渴望。语言朴素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