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共十六首·其十四》
《题画共十六首·其十四》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养]韵

客去秋林空,沙际石濑响。

好随飞鸟归,一路山烟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沙际(shā jì)的意思:沙际是指沙地的边缘,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边际或极限。

石濑(shí lài)的意思:指人多,拥挤不堪,形容人群拥挤不堪的场景。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图景。首句“客去秋林空”直接点明了画面的主题——秋天的树林在客人离去后显得格外空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沙际石濑响”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潺潺的流水声与空旷的树林形成对比,增添了动态的美感。

“好随飞鸟归,一路山烟上。”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诗人希望像飞鸟一样自由地归家,沿着山间的烟雾上升,隐含着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董其昌作为明代著名画家兼文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上元后二夕惠州韶州两使君暨诸公同集长寿精蓝分得一先韵·其一

光含佛火百轮妍,三五犹馀两夕圆。

上客玉毫崔液赋,使君金镜谢庄篇。

觞飞不记红牙箸,钩戏争探白腹钱。

催放银花无数树,炎炎春色结丹烟。

(0)

庚午季秋六十有一岁生日作·其二

六十婴孩九十亲,殷勤阿母与长春。

生儿幸匪神仙子,养老欢馀洁白身。

朔雁偏知霜信早,凉蝉更得露华新。

还迟四日方重九,且掇秋英满饮醇。

(0)

送李浣庐使君之湖北方伯任·其二

高义云天世所希,殷勤解网凤衔飞。

青莲自得汾阳爱,白屋惟将公旦归。

师保炎方长服德,藩屏楚国更宣威。

衮衣不为东人处,盼望遵鸿泪欲挥。

(0)

重至何仙姑坛作·其四

瑶坛东北是罗浮,仙女殷勤为二楼。

飞雪不教萧史赠,采珠那与宓妃游。

纷纷作使来么凤,一一翾飞向药洲。

轻举只须能服食,羽人何必问丹丘。

(0)

白鹅潭眺望·其一

半空波撼越王台,秋水含烟昼不开。

海雨忽将山雨去,新潮频截旧潮来。

风吹岛屿随龙气,月引楼船逐蚌胎。

南出虎门天险失,诸夷咫尺二洋回。

(0)

送潘次耕太史·其三

相见佗城识玉珂,金装未及陆生多。

紫云割尽羚羊石,沉水薰馀孔雀罗。

越女自甘婚媾失,明妃谁奈画图何。

琵琶马上纷无数,出塞看伊逐紫驼。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