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徐子融韵·其一》
《和徐子融韵·其一》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逊敏工夫不可偏,两端相济若韦弦

允怀固是常存养,明善谁知合在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常存(cháng cún)的意思:永远存在;长久保持

存养(cún yǎng)的意思:存储和养护

端相(duān xiɑng)的意思:指人的神态、仪表端庄、相貌端正。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两端(liǎng duān)的意思:指同时兼顾两个方面或两个极端。

韦弦(wéi xián)的意思:指琴弦不调,音乐不和谐。比喻言行不正,不协调。

相济(xiāng jì)的意思:互相帮助、互相救济

逊敏(xùn mǐn)的意思:指才智不高,能力不强,不如人之处。

允怀(yǔn huái)的意思: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对别人的意见持开放态度。

在先(zài xiān)的意思:在前面或先行。

翻译
才华和谦逊不能偏废,两者相互补充就像琴瑟协调。
心怀公正与善良应常存修养,明白追求美德应放在首位。
注释
逊:谦逊。
敏:才智敏锐。
工夫:才能、功夫。
两端:两个方面。
相济:相互辅助。
若:像。
韦弦:古代弦乐器,比喻相互配合。
允:公正、确实。
怀:心怀。
固:本来、始终。
存养:修养、培养。
明善:明白、追求善良。
知:知道、理解。
合:应当、合适。
先:首位、最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和徐子融韵(其一)》。诗中,诗人强调了平衡与调和的重要性,认为工夫不应偏向任何一方,如同古代的韦弦,两端相辅相成。他进一步阐述,保持宽广的胸怀和持续修养是常理,而追求道德完善则应放在首位。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德实践的理念。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二十结意

双丸如驶等閒过,虚掷韶光可奈何。

乍往还惊朝露逝,稍蹉跎讶落花多。

百年身世同樵牧,吾党因缘结啸歌。

行乐及时休放过,愿随诸老醉颜酡。

(0)

儗陶社九老歌

千春万秋等日月,盘古以后皆陈迹。

丙寅之岁上元前,无数梅花散芳泽。

元亭载酒皆胜流,酩酊大醉蓬茆宅。

十八人中半寿星,朱衣齐点寿阳额。

吾江名宿许伯清,沧洲领袖称诗伯。

大雅堂开刘尚书,骚人济济争浮白。

巍然陈氏万卷楼,当年时照晚霞赤。

吾家花萼负盛名,百五百十同振翮。

匏村砚北两诗钞,钱氏骚坛有专席。

竹林向秀古名贤,子孙大耐多得力。

云礽繁衍章全城,镌珉寿梓多刊刻。

漫园辟后更芜园,金昆玉友同风格。

东山孝感格天心,仁者先难终后获。

群贤门阀皆清华,而今都作郦泉客。

芳春淑景长优游,遐龄定届期颐百。

浮邱拍手洪崖笑,一切闲愁总消释。

走也携酒步后尘,称觞乐与永朝夕。

乔松古柏共长春,苍翠年年耸千尺。

小园诗社有雏形,增高继长诸贤责。

愿晋香山九老歌,敬祝勿以形为役。

(0)

癸丑浙闱奉调帘差因格于例,明经科未与考者凡五人出闱后,蒋颖生大令以闱中和中丞监临原韵七绝四首见示爰次韵感赋四首·其四

境想高寒月倍明,楼台七宝竞妆成。

剧怜天上清虚府,空署仙曹籍后名。

(0)

田家杂咏十二首·其五

多男到处蒙称福,巴望成丁却也难。

疗病愿为天赦犯,占庚乞解女伤官。

青蛙夜鼓梅天雨,黄犊晨犁麦气寒。

收数预知蚕豆好,春雷不动报平安。

(0)

长城

万里长城竟海横,欲为万世策安平。

早知二世亡秦业,悔为他人筑此城。

(0)

游穹窿山道馆

缓步上穹窿,峰峦如合掌。

石径曲萦回,一步一俯仰。

松际乱泉鸣,泉声答松响。

契坐危石间,人语忽变两。

松风扑面来,岚翠惬心赏。

山中无所有,但有山供养。

移步上云霄,宫殿兹宏敞。

神圣尽威严,道人多俗莽。

一笑出门来,贾勇奇峰上。

太湖三万顷,乘风发奇想。

落日湖山红,归舟荡双桨。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