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应缘不错》
《应缘不错》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法法无差是正修,见闻从此漂流

穷心未到忘心处,一聚根尘安得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见闻(jiàn wén)的意思:指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情况。

漂流(piāo liú)的意思:指人或物随水流漂泊流动,没有固定的归属地或目的地。

穷心(qióng xīn)的意思:指内心贫乏、空虚无力,缺乏追求和进取的精神。

是正(shì zhèng)的意思:正确、正当、合适

一聚(yī jù)的意思:指人们聚在一起,共同交流、欢聚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清远之手,名为《应缘不错》。诗中探讨了佛法修行的真谛,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法法无差是正修”,开篇即点明佛法修行并无差别,关键在于正确的方法与实践。这里的“法法”指的是佛教中的各种教义和修行方法,强调了在佛法的实践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核心在于“正修”,即遵循正确的道路和原则。

“见闻从此绝漂流”,进一步阐述了通过正修,修行者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和内心的波动,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安定。这里的“见闻”指的是一切外在的感知与认知,而“绝漂流”则意味着通过修行,这些外在的干扰和内心的波动得以平息,修行者的心灵得以回归本真,不再随波逐流。

“穷心未到忘心处”,这一句表达了修行过程中的深入探索。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修行者需要不断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体验和领悟佛法的真谛。然而,“穷心”并非最终目标,而是指在探索过程中,修行者逐渐认识到,真正的解脱并不在于彻底忘记自我,而是在于超越自我,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觉悟状态。

“一聚根尘安得休”,最后,诗人以“一聚根尘”比喻修行者所面对的种种烦恼和障碍,强调了在修行的道路上,这些障碍并非无法克服。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修行方法,修行者能够逐步清除内心的杂念和障碍,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佛法修行的本质和过程,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闻说乌衣国,低连海上村。

春来避霜雪,秋去长儿孙。

华屋语如诉,故巢多不存。

双飞恼幽独,红袖有啼痕。

(0)

感寓四首·其三

夜雨挟西风,摵摵撼庭树。

浮生堪几秋,青鬓忽已素。

铅刀刲九牛,策蹇望长路。

所操莽无奇,自好徒自误。

改弦调新声,履道易故步。

收功在桑榆,其敢怨迟莫。

(0)

湖北上吴胜之运使有感而言非诗也

苍生积衅久,天欲尽杀之。

干戈杀不尽,继以大旱饥。

田野委饿莩,道路纷流离。

众人识天意,不敢加扶持。

公怀佛子性,逆天救民命。

擅移太仓粟,众拂生尘甑。

全活十万家,九州咏仁政。

逆天天弗怒,鬼神胡不恕。

白玉尚指瑕,青蝇工点素。

秋风动莼鲈,公亦思归去。

问公归去兮,苍生谁怙恃。

(0)

观陆士龙作顾彦先妇答夫二首有感韵·其一

北风吹岁暮,空闺独栖止。

夙兴泪盈掬,夕息梦千里。

妾生胡不仁,失身从浪子。

嚼檗苦我心,餐冰噤我齿。

离异何足愁,险涩可胜纪。

寄书西飞雁,反覆话终始。

(0)

黄州偶成

雁叫淮南欲雪天,倚楼无味抱愁眠。

算从沧海白云际,行到黄州赤壁边。

万事忌于怀壮志,一生穷为耸吟肩。

鬓间白者休教镊,要使天知老可怜。

(0)

寄虚斋赵侍郎·其二

灾异天垂戒,安危事可知。

试将黄雨證,请问白云司。

对客论孤愤,伤时赋五噫。

醉中忘万虑,安得酒如池。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