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岸帻(àn zé)的意思:指坐在岸上等待的人,比喻等待时机的人。
朝谒(cháo yè)的意思:朝拜并探访君主或高级官员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冠带(guàn dài)的意思:指戴在头上的帽子和系在腰间的带子,用来表示尊贵和地位高。也比喻高贵的地位和尊严。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世心(shì xīn)的意思:世界的心意,指世人的共同心愿或共同心思。
遥岑(yáo cén)的意思:指距离遥远,相去甚远。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朝堂事务之余,选择静坐弹琴,追求超凡脱俗的乐趣,以此远离世俗纷扰,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宁静。诗人通过“冠带事朝谒”描述了官场的忙碌,而“清坐弹鸣琴”则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追求。他以“尘外趣”自娱,这不仅仅是音乐带来的愉悦,更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使他的心灵得以远离尘嚣,保持纯净。
“岸帻送归鸟,隐几见遥岑”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他戴着宽边帽,目送归巢的鸟儿,静静地坐在桌旁,远眺着远处的山峦。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最后,“聊得静者乐,岂必居山林”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并非一定要居住在山林之中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非物质条件或地理位置的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赵千里画长幅
神区何处有此山,盘回耸峙如髻鬟。
安期曾于此鍊液,琼柯郁秀非尘寰。
白云拥户不须掩,紫雾临窗未许关。
朱楼缥缈足舒眺,虚亭幽绝时跻攀。
珠帘轻揭青鸾舞,画舸徐牵白鹤还。
溪回时有飞琼度,桥迥常凭弄玉扳。
绛桃乱落无人扫,瑶草丛生若个删。
山中胜概何可数,流泉㶁㶁空潺湲。
谁能摹写长图好,伯驹笔妙趣自閒。
固知作者有深思,展卷情驰未拟还。
先生寤寐何时已,晴窗对阅娱心颜。
陶贞白,在何处,胡不同来此中住。
仙家自昔忘岁年,长啸拂衣自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