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伯 氏 宋 /胡 宏 风 高 吹 散 日 边 云 ,绿 水 初 回 沙 际 春 。逝 者 如 斯 长 不 住 ,汨 罗 愁 绝 笑 灵 均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居(ān jū)的意思:指人们安定地居住或安居乐业,生活安宁稳定。
罢归(bà guī)的意思:指结束工作、学习或行程后回到原来的地方。
不安(bù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安,焦躁不安的样子。
成趣(chéng q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效果,非常有趣或令人满意。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回春(huí chūn)的意思:
◎ 回春 huíchūn
(1) [return of spring]∶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bring back to life]∶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rejuvenate]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抬举(tái jǔ)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给予高度的评价和重视。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缘底(yuán dǐ)的意思:指两人因为缘分浅薄而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或伴侣。
- 翻译
- 这里并非效仿樊须的田园生活,耕作完毕回家后还要读书。
董仲舒为何不愿偷看外界,陶渊明却乐于享受我的简陋居所。
春天来临时,花枝虽瘦但生机勃勃,不要轻易修剪。
让这份内心的宁静常在,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到安定。
- 注释
- 为园:经营田园。
学樊须:效仿樊须的隐居生活。
锄罢:耕作完毕。
归来:回家。
读书:继续学习。
董子:指董仲舒,汉代学者。
窥:偷看。
缘底事:什么原因。
陶公:陶渊明,东晋诗人。
成趣:形成乐趣。
吾庐:我的居所。
华枝:繁花的枝条。
瘦日:春天阳光下的花枝。
抬举:扶持,生长。
刬除:铲除,修剪。
长遣:长久保持。
个中:内心深处。
消息:安宁的感觉。
何处:任何地方。
不安居:不安定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宏所作的《和伯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首句“为园非是学樊须”表明诗人并非单纯模仿古代农夫樊须,而是有自己的生活理念。接下来,“锄罢归来又读书”描绘了诗人劳作之后仍不忘阅读,体现了他的学识与志趣。
“董子不窥缘底事”引用董仲舒的故事,暗示诗人不愿像董仲舒那样埋头于学问而忽视生活乐趣,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陶公成趣爱吾庐”则借陶渊明之乐,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华枝瘦日应抬举,草色回春莫刬除”两句,诗人倡导顺应自然,欣赏春天的生机,即使在瘦弱的树枝和初生的草色中也能发现美,主张不过度干预。
最后两句“长遣个中消息在,此生何处不安居”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感,认为只要能保持这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安顿心灵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儒雅风范和人生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猎
吉日咏车攻,秋原丰草中。
古来称玉塞,南国胜云瞢。
左右贤王会,骍骐我马同。
傍林张雉罟,跨谷列麋罞。
觲角风霜劲,铦锋霹雳雄。
两行成雁迤,一贯总鸿絧。
更命开三面,群看发五豵。
眼前旋起嶂,耳后欲生风。
讵敢从心欲,多因习武功。
煌煌仁祖制,景仰似崆峒。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