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踰七十,真欲愿春迟。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旦夕(dàn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蜂蝶(fēng dié)的意思:形容人们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景象。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明旦(míng dàn)的意思:指次日清晨,明天早晨。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韶华(sháo huá)的意思:韶华指的是美好的年华或者青春时光。
适丁(shì dīng)的意思:合适的人或物
- 翻译
- 我已经年过七十,真心希望春天能来得慢一些。
没想到元宵节已经过去,恰逢多雨时节。
美好的时光匆匆流逝,我期待着清明的到来。
黄莺和蜜蜂蝴蝶,似乎对这冷清的景象毫无察觉。
- 注释
- 吾年:我的年龄。
踰:超过。
七十:七十岁。
真欲:真心想要。
愿:希望。
春迟:春天来得晚些。
岂谓:没想到。
上元:元宵节。
过:过去。
适:恰好。
丁:正逢。
多雨时:多雨的季节。
韶华:美好的时光。
荏苒:迅速消逝。
半:一半。
清明:清明节。
旦夕期:早晚都期待。
流莺:黄莺。
蜂蝶:蜜蜂和蝴蝶。
冷落:冷清。
殊未知:完全没有察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山居杂诗》系列中的第十二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更希望春天的到来能够延缓的心情。他没想到元宵节到来之际,却碰上了连绵的雨水,使得美好的春光显得短暂。诗人感叹时光易逝,特别提及即将到来的清明节,那时莺歌蝶舞的景象在阴雨中想必会显得格外冷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美景被雨打湿的惋惜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