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楞伽读,悬灯伴僧宿。
夜闻风雨声,那知在深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宝应张氏丛桂园中的慈竹寮内,手握楞伽经书,点灯伴读的情景。环境静谧,只有风雨声与他为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读书的独特氛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手把楞伽读,悬灯伴僧宿",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虔诚研读,以及对禅宗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夜闻风雨声,那知在深竹",则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反衬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夜上南楼看月色,水晶帘卷银河碧。
冰轮倒射沧波寒,对此清光是何夕。
举酒邀月真吾酬,夜长不用秉烛游。
万里凉风满襟袖,洞庭七泽涵清秋。
秋声冷拂珊瑚树,湘娥鼓瑟鲛人语。
试吹玉管遏行云,曲中仿佛霓裳舞。
霓裳舞罢回明珰,北斗已挂西山旁。
但愿清尊长对月,今人古人何足伤。
咽咽复咽咽,羊车凤辇恩光绝。
新新复新新,驼裘貂帽来相亲。
昔为花月汉宫女,今作风沙胡地人。
汉宫胡地何分别,人生过眼如一瞥。
彩云易消月长缺,奈何婵娟涕如雪。
且喜华夷罢战争,天南天北乐升平。
一堆红粉垄头葬,百万儿郎边上生。
汉宫剩有三千女,岂惮边庭有强虏。
从此龙泉不用磨,但从天下选娇娥。
银鞍白马金橐驼,琵琶弦索声相和。
葡萄酒绿朱颜酡,婿家儿孙日日多。
年年只报烽火息,莫问婵娟伤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