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
《兰》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谩种秋兰五茎疏帘底事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秋兰(qiū lán)的意思:秋天开花的兰花。比喻在不合适的时间或地方出现的人或事物。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五茎(wǔ jīng)的意思:指男子性器官。

幽香(yōu xiāng)的意思:指花香、草香等淡雅而清幽的香气。

注释
谩种:随意种植,漫不经心地栽种。
疏帘:稀疏的窗帘,指室内装饰。
太关情:过分地引起情感波动。
凉风计:为人们带来凉爽的意图。
护得:保护,使得以保存。
幽香:清淡的香气。
晚清:夜晚的清冷。
翻译
随意种植了四五株秋兰,为什么它们在稀疏的窗帘下如此牵动情感。
或许它们并不考虑为人们带来凉爽,但能守护着幽香直到夜晚清冷。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种植的兰花,有四五茎之多,通过疏朗的帘幕来呵护它们,不愿将其与外界隔绝,但也不太过分关注。诗人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对待兰花的生长不做强迫的计较,只希望能保护得住它那幽雅的香气,直到晚上仍旧清新。

朱熹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尊重和顺应,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精心安排,他不仅保护了兰花,也保留了兰花清雅之气。这样的情怀,体现出宋代文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丘安重下第

未得看花入禁林,桥门深处曳青衿。

九重已放依亲诏,半幅聊题惜别吟。

家在壶山烟树底,路归宁海水云浔。

多情惟有溪头月,长照刘蕡爱国心。

(0)

翰林同年绘像图六首·其二

惟岁甲申,圣人临御。风虎云龙,邂逅相遇。

登我诸友,玉堂之署。

(0)

感事偶成

东家有子惟读书,萤窗雪案勤何如。

二十年馀来射策,衣冠才入承明庐。

西家有子富珠玉,驰马试剑醉醑醁。

朅来买却袍与笏,须臾直上黄金屋。

眼底车马多如林,榱题数尺深复深。

翻令世上父母心,不重诗书重黄金。

谁知一旦黄金耗,门前零落生芳草。

回头羞睹东家儿,始信从前读书好。

(0)

题九鸶图

周人咏振鹭,洁白与人比。

鲁人咏振鹭,舞者持其羽。

孰谓彼微禽,往往在所取。

而今画图中,三三见栖止。

皎皎毛羽鲜,粲粲顶丝美。

玩之有深意,可以勖君子。

(0)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其一

功业难成自可嗟,那堪旅食向天涯。

沧江断雁惊秋思,青镜流年感物华。

落日丹枫愁里树,故园黄菊梦中花。

悠悠归计何时定,独对西湖苦忆家。

(0)

杨妃醉归图

金鞍欲上更迟迟,满镫春风拥侍儿。

一种馀酣消未得,渔阳醒眼却多时。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